第12o7集 学堂的声音(5 / 7)

,稻子就会长乱”

;有的孩子写“律法是河堤上的木闸板,要按水势调,不然会淹了家”

;最下面一页,是阿楚用木炭写的:“律法是楚地的童谣,唱着唱着,就记在心里了。”

李大人紧绷的脸慢慢松了。

他把教材还给李砚,指尖在“楚地童谣”

的批注上轻轻摸了摸:“是我窄了眼界。

以前总觉得,标准化才是典范,现在才明白,典范不是把各地的根都刨了,是让规矩顺着水土长。”

那天下午,学堂里多了个新环节——“民生律法课”

每周三上午,张阿伯都会扛着锄头来,带孩子们去稻田里实践。

他教孩子们怎么量田埂,怎么分水源,“你们看,这田埂要是歪了,水流就会偏,邻居的田就会缺水,这就是‘不公’;按律法分水,每户都能浇到田,这就是‘公平’”

孩子们拿着小尺子,在田埂上量来量去,把“丈量公平”

四个字,刻进了沾满泥点的手掌心。

李婶则会带着织坊的纹样尺和彩线来。

她教孩子们织“律法纹”

——稻禾要直,鱼要顺着稻禾走,若是鱼游出了稻禾的范围,就要重新调整经线,“这就像律法,要是偏了,就得改回来,不然织出的锦就会乱”

孩子们学得认真,最后织出的小锦片,有的送给了河堤上的巡守队员,有的挂在了学堂的墙上,风吹过时,锦片上的稻鱼纹晃来晃去,像是在唱童谣。

素问来的时候,总会提着一个药箱。

她教孩子们认草药,讲“医者仁心”

与“律法仁政”

的关联:“这枇杷叶能治咳嗽,就像律法能治‘不公’的病;给老人孩子用药要减量,就像律法对老弱妇孺要宽宥——都是为了护着人。”

有一次,阿楚的娘得了风寒,阿楚还按照素问教的法子,用枇杷叶煮了水,又拿着律法里“邻里互助”

的条文,动员邻居帮忙照看,“先生说,律法不仅是用来罚人的,更是用来帮人的”

秦斩偶尔也会来。

他带来的不是律法条文,是河堤的防汛记录,是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