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o7集 学堂的声音(6 / 7)

集的交易账本,是织坊的订单。

他给孩子们讲去年汛期,赵叔怎么带着村民加固木闸板,怎么按律法分防汛任务;讲李婶怎么用“公平秤”

的规矩,跟西域商队做成了大生意;讲素问怎么用楚地的草药,治好了解咸阳来的文书的咳嗽。

“你们看,这些都是律法在过日子,不是远在咸阳的冷条文。”

日子一天天过去,寿春学堂的名气慢慢传了出去。

有一次,咸阳来的文书路过寿春,特意绕到学堂来看。

他站在窗外,听见孩子们唱:“秦律明,楚地亲,稻穗牵着关中云;童谣响,律法亮,守着家园不慌张。”

歌声里满是稻香,飘得很远,远到能和市集的叫卖声、河堤的夯土声撞在一起。

文书站了半晌,回去后在奏折里写道:“楚地学堂,以民生教律法,以乡音传规矩,百姓知法、懂法、用法,实为‘因地制宜’之典范。”

秋末的时候,廷尉府派了人来,把寿春学堂的教材抄录下来,送到了咸阳。

秦始皇看着教材里夹着的稻穗标本、孩子们画的河堤图,又听文书讲了“童谣律法”

的故事,笑着在奏折上批了八个字:“律入乡音,方得民心。”

没过多久,朝廷就下了令,允许各郡在“标准化大纲”

的基础上,加入本地的民生内容——关中的学堂加了“渭水灌溉”

的故事,蜀地的学堂加了“都江堰治水”

的传说,燕地的学堂加了“渔猎分界”

的规矩。

冬至那天,寿春下了场小雪。

秦斩踩着雪往学堂走,远远就听见了歌声。

推开门时,他看见阿楚正带着几个新入学的小娃娃,在地上画“大秦律法图”

——图的中间是咸阳的宫城,周围是楚地的稻田、关中的麦田、蜀地的都江堰、燕地的渔舟,每块地域之间,都用一条线连起来,线上写着“律通天下,乡音入心”

李砚坐在案前,手里拿着那本翻得卷了边的大纲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——有孩子们讲的稻田故事,有张阿伯说的防汛规矩,还有李婶织的纹样心得。

他看见秦斩,笑着把大纲递过去:“将军,您看,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