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王猎户笑着说,“要是没有你们的丸剂,我家老婆子还不知道要咳多久呢。
这都是我们的一点心意,你们一定要收下。”
这时,素问从屋里走出来,笑着说:“既然是王猎户的心意,我们就收下吧。
阿禾,把山鸡和野果收下,回头炖了鸡汤,大家一起尝尝。”
王猎户高兴地说:“哎!
对了,我还要跟你们说个好消息,我们村里的郎中,跟着你们学了制作丸剂,现在自己也能做了,以后村里有人咳嗽,不用再等着你们送药了!”
素问点点头:“这就好。
咱们教大家制作丸剂,就是希望每个村都能自己制药,这样百姓们看病就更方便了。”
王猎户走后,阿禾看着院子里的山鸡和野果,心里暖暖的。
他想起半年前,自己还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,是素问先生收留了他,教他学医;是秦将军支持他们制作丸剂,帮助百姓。
现在,他不仅有了家,还有了能为之奋斗的事情——用自己的双手,制作出能治好百姓病痛的药丸,守护着庐江的安宁。
下午的时候,秦斩带着几个官员来到医署视察。
看到制丸房里忙碌的景象,官员们都十分惊讶。
一个官员拿起一颗风寒咳嗽丸,放在手里看了看,感慨道:“没想到庐江医署能做出这么好的丸剂,不用熬药,方便又有效。
要是其他郡县也能像庐江这样,百姓们的病痛就能少很多了。”
秦斩笑着说:“这都是素问先生和阿禾的功劳。
接下来,我打算把庐江制作丸剂的方法推广到其他郡县,让更多的百姓受益。”
素问说:“秦将军,制作丸剂的关键在于草药的选择和比例,还有制作的工艺。
我已经把每种丸剂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都写下来了,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做,就能做出合格的丸剂。”
秦斩接过素问递过来的配方,仔细看了看,点点头:“好!
我会让人把配方抄录下来,送到各个郡县的医署,再安排你们去培训那里的郎中,让丸剂能尽快推广开来。”
阿禾听着他们的对话,心里充满了自豪。
他知道,他们制作的丸剂,不仅能守护庐江的百姓,还能守护更多地方的百姓。
这药香,会飘得更远,更久。
夕阳西下,金色的阳光洒在医署的院子里,洒在制丸房的窗户上。
制丸房里,妇人们还在忙碌着,磨药的声音、揉丸的声音,交织在一起,像一温暖的歌。
阿禾站在院子里,看着这一切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他想起素问先生说过的话:“医者,仁心也。
只要心里装着百姓,就能做出最好的药。”
是啊,只要他们一直坚守着这份仁心,这药香就会一直绵长,生生不息,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百姓,直到永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