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3集 医署的新药丸(6 / 7)

喝汤药,要熬半天,我这老胳膊老腿的,守着药炉都累得慌,现在有了这丸剂,真是太方便了!”

医点的郎中笑着说:“阿婆,您一次吃三丸,用温水送服,一天吃两次,过三天就能好。”

王阿婆点点头,小心翼翼地把陶罐抱在怀里,像抱着宝贝一样:“谢谢你们啊,有了这药,我就能好好带孙子了,不用再麻烦邻居帮忙熬药了。”

河东村的李伯,家里有三个孙子都咳嗽了,他一下子领了三罐丸剂。

“以前三个孩子一起咳嗽,我要熬三锅汤药,忙得脚不沾地,现在好了,直接吃丸剂,省事多了!”

李伯高兴地说。

消息很快传遍了庐江的各个村落,百姓们都知道医署出了一种不用熬的咳嗽丸,纷纷到村里的医点领取。

有的村民领到药后,还特意跑到医署来道谢,院子里每天都挤满了人,药香和笑声交织在一起,格外热闹。

这天晚上,阿禾坐在院子里,看着竹筛里刚揉好的丸剂,忽然听到脑海里传来一阵轻微的提示音——他知道,这是秦将军说的“系统提示”

,只有为百姓做了实事,才会出现这样的提示。

紧接着,一行文字浮现在眼前:“医署新药丸研成功,常见病治疗效率提升6o,药品分范围扩大,解锁‘药丸批量生产’模板。”

阿禾兴奋地跑进屋,把系统提示告诉了素问。

素问看着他激动的样子,笑着说:“这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。

有了批量生产模板,咱们就能制作更多的丸剂,不仅能治疗咳嗽,还能制作治疗腹泻、头痛的丸剂,帮百姓解决更多的病痛。”

秦斩也听说了系统提示的消息,特意来到医署。

他看着院子里整齐摆放的丸剂,对素问和阿禾说:“你们做得很好。

接下来,我会让人在医署旁边建一个专门的制丸房,再招募一些村民来学习制作丸剂,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。

咱们庐江的医署,要成为最好的医署,让百姓们都能看得上病,吃得起药。”

素问和阿禾听了,都用力点头。

院子里的月光洒下来,落在陶罐上,落在丸剂上,药香和蜂蜜的甜味混合在一起,让人闻着就觉得安心。

阿禾知道,这药香,会一直飘在庐江的土地上,守护着这里的百姓,一年又一年。

五、药香绵长,生生不息

转眼一个月过去了,庐江的天气越来越冷,但医署里的暖意却丝毫不减。

秦斩安排人建的制丸房已经完工,宽敞明亮,里面摆放着十几个药臼和石磨,还有专门晾晒丸剂的竹筛。

素问从村里招募了十个心灵手巧的妇人,教她们制作丸剂,阿禾则负责指导她们磨药、揉丸,大家分工明确,配合默契,每天都能制作出上千丸的药丸。

除了风寒咳嗽丸,素问还根据庐江百姓的常见病症,研出了治疗腹泻的“健脾止泻丸”

和治疗头痛的“疏风止痛丸”

每种丸剂都装在陶罐里,贴上清晰的标签,分给各乡村医点,百姓们只要有需要,就能随时领到药。

这天,阿禾正在制丸房里教妇人磨药,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。

他走出去一看,原来是猎户村的王猎户,手里提着一只山鸡,肩上扛着一筐野果,笑呵呵地走进来。

“阿禾,素问先生在吗?”

王猎户把山鸡和野果放在院子里,“我家老婆子的咳嗽全好了,特意让我来谢谢你们。

这山鸡是我昨天打的,野果是山上摘的,你们尝尝。”

阿禾连忙说:“王猎户,您太客气了,不用送东西的。

您老婆子好了就好。”

“怎么能不送呢?”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