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别着急,等丸剂晾干了,我们就会分给各乡村医点,到时候大家去村里的医点领就行。”
素问笑着对百姓们说。
百姓们听了,都欢呼起来。
一个老大爷笑着说:“太好了!
我家老婆子咳了好几天了,喝汤药总吐,这丸剂有甜味,她肯定愿意吃!”
看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,阿禾心里暖暖的。
他觉得,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,再累也值得。
四、药罐传情,百姓心安
三天后,第一批风寒咳嗽丸终于制作完成,装在了陶罐里,每个陶罐能装两百丸,贴上标签,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医署的院子里。
秦斩安排了十个兵士,分成五组,分别把丸剂送往庐江的五个乡村医点——河西村医点、猎户村医点、河东村医点、南山村医点和北坡村医点。
阿禾主动提出要和兵士们一起去猎户村医点,他还记得那天在山里遇到的猎户,想亲自把丸剂送过去。
素问点点头,叮嘱他:“路上小心,到了医点,把服用方法跟村民们说清楚,一次三丸,温水送服,风寒咳嗽的人才能吃,风热咳嗽的人不能吃,别弄错了。”
“先生放心,我都记着呢!”
阿禾背上装满丸剂的陶罐,跟着一个叫李虎的兵士,往猎户村走去。
猎户村离医署不远,走了一个时辰就到了。
村里的医点是一间小小的土坯房,里面只有一个老郎中,看到阿禾和李虎送来丸剂,高兴得合不拢嘴:“太好了!
这几天村里咳嗽的人太多了,我这儿的汤药都快不够用了,有了这丸剂,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!”
阿禾把陶罐放在桌子上,打开盖子,拿出一颗丸剂递给老郎中:“郎中爷爷,这是风寒咳嗽丸,治疗风寒引起的咳嗽,一次吃三丸,用温水送服。
您给村民拿药的时候,一定要问清楚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,风热咳嗽的人不能吃。”
老郎中接过丸剂,闻了闻,点了点头:“我知道了,你放心。
对了,你们是不是认识村里的王猎户?他昨天回来跟我说,在山里遇到医署的先生,还帮他处理了伤口。”
“是啊,我们就是跟王猎户一起在山里采的紫苏。”
阿禾笑着说,“我们还说,要给王猎户的老婆子送些丸剂呢,她家在哪里?”
老郎中指了指村东头的一间茅草屋:“就在那边,你去敲门,王猎户应该在家。”
阿禾谢过老郎中,提着一小包丸剂,往村东头走去。
到了茅草屋前,他敲了敲门,很快,王猎户就打开了门。
看到阿禾,王猎户又惊又喜:“是你啊!
快进来坐!”
阿禾走进屋里,看到一个老大娘躺在床上,咳嗽声很轻,但听得出来还没好。
“大娘,我给您送药来了。”
阿禾把丸剂递过去,“这是风寒咳嗽丸,一次吃三丸,用温水送服,您试试。”
王大娘接过丸剂,看着阿禾,眼里满是感激:“谢谢你啊孩子,你先生真是个好人,还有你,这么远跑过来送药。”
“不用谢大娘,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
阿禾笑着说,“您按时吃药,过几天就会好的。”
从王猎户家出来,阿禾又跟着老郎中,给村里其他咳嗽的村民送药。
村民们拿到丸剂,都十分高兴,不停地道谢。
阿禾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,心里比吃了蜜还甜。
与此同时,其他乡村医点也热闹起来。
河西村的王阿婆,听说医点来了不用熬的药丸,特意拄着拐杖来领药。
她接过装有丸剂的陶罐,打开盖子闻了闻,笑着说:“这药真香啊,还有甜味!
以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