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把他的眼疾说得这般清楚。
素问沉吟片刻,脑海中闪过系统的提示——“可参考通窍活血汤加减”
。
她走到药柜前,取出几个药盒,打开给周正清看:“我给您开一副方子,用赤芍、川芎活血化瘀,桃仁、红花疏通脉络,再加老葱、鲜姜通窍,用黄酒送服,能助药力上行,直达头面。”
她一边说,一边拿起纸笔,写下药方:“赤芍三钱,川芎二钱,桃仁三钱(去皮尖),红花三钱,老葱三根(取葱白),鲜姜五片,黄酒半碗。
每日一剂,水煎后温服,早晚各一次。”
写完药方,素问又道:“光靠汤药还不够,每日需针灸太阳穴和风池穴,刺激脉络,助瘀血消散。
您若方便,可每日辰时来这里,我为您针灸;若不方便,我教您的随从如何取穴,让他为您施针也可。”
周正清连忙道:“我日日来便是,不碍事。”
他看着那张写满字迹的药方,心里竟生出从未有过的踏实——这药方上的每一味药,每一个字,都像一盏灯,照亮了他原本灰暗的心境。
从那日起,周正清便成了传习所的常客。
每日辰时,他准时到东厢房,素问早已备好消毒后的银针。
针灸时,他坐在椅上,闭上眼睛,能感觉到银针轻轻刺入太阳穴,起初是微微的酸胀,随后便有一股暖意顺着太阳穴往下走,到风池穴时,又有一阵麻意散开,浑身都觉得舒畅。
学徒们常打趣说,周大人来传习所比来府衙还准时。
周正清也不恼,有时针灸完,他便坐在院内的石凳上,看着学徒们晾晒药材、抄写医书,听素问给他们讲解医理。
有一次,他见素问拿着一本《医官必读》,给学徒们讲“防疫卷”
里的边境关卡案例,讲得细致,连如何辨别疫症、如何消毒都一一说明,心里不禁暗暗佩服——这般年轻,却有如此见识,难怪能治好张老栓的眼疾。
治疗过了十日,周正清便觉出了变化。
往日里,他看竹简上的字,都是一团模糊的墨影,如今竟能看清字的轮廓了。
有一日晚上,他坐在灯下,试着拿起一卷文书,不用琉璃镜,竟能认出“邯郸县”
三个字,虽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