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o集 溯源寻方素问从手记找清热润肺方(2 / 5)

册手记整齐地叠在里面,册脊上用小楷写着年份,从“大秦医署元年”

到“大秦医署十年”

,每一页都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,有的地方还贴着风干的药材标本,旁边标注着药性和用法。

“先生,您要找哪一年的记录?”

小竹蹲在一旁,帮着把手记一本本拿出来,“是之前治瘴毒那回,还是草原上的雪灾疫症?”

“都不是。”

素问翻开第一册手记,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,“还记得七年前,我们去岭南采药材吗?那年岭南遇上百年不遇的旱季,山林里的瘴气都变了性子,当地人得了一种病,也是高热干咳,咳到最后肺腑出血而亡。”

小竹眼睛一亮:“我记得!

当时您还采了岭南特有的‘润肺草’,配了方子,治好了好多人!”

“可关中没有润肺草。”

素问的指尖停在一页画着草药的插图上,插图旁写着“润肺草,生于岭南湿热地,味甘性凉,入肺经,能清燥润肺,止烈咳”

,“当年岭南的病症与如今关中的怪病相似,都是肺腑受燥邪侵袭,但若找不到替代的药材,那方子也没用。”

她放下第一册,又拿起第五册手记,这一册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,是她在乡镇推行分级诊疗时记的。

翻到中间一页,一行朱红色的批注格外醒目:“渭水之畔有‘白茅根’,味甘性寒,能清热生津;终南山产‘川贝母’,味苦性微寒,润肺止咳。

二药合用,可代岭南润肺草,治燥邪伤肺之症。”

“找到了!”

素问的声音里终于有了几分笑意,她将这一页摊开,指着上面的字迹对小竹说,“你看,当年在终南山下的乡镇,有个老农得了咳症,症状和现在的病患差不多,我当时就是用白茅根和川贝母代替了润肺草,再加上甘草、桔梗调和药性,三剂药下去,老农的咳症就好了。”

小竹凑过去一看,只见手记上不仅写了药方,还画着白茅根和川贝母的样子,旁边标注着采挖的时节和处理方法:“白茅根需取新鲜者,洗净切段,煎时需文火慢煮;川贝母需去芯,研成细末,待药汤快熬好时撒入,以免药性挥。”

“可现在关中的病患这么多,光靠我们医署的人采挖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