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2集 博士议政(2 / 4)

…”

“借给顾盐商种了棉花?”

年轻博士不知何时凑过来,手里攥着本被海风浸得潮的账簿,“可这上面记着,上个月还收了五百斤蚕茧税。”

草棚里突然传出瓷器碎裂的声响。

一个老盐户掀帘出来,豁口的陶罐摔在地上,里面的盐水混着桑丝淌出来——正是王博士去年在吴郡见过的,盐户们用来给桑丝增重的法子。

“他们说不交够蚕茧税,就烧了我们的盐田。”

老盐户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竹席,“那些账册上的数,都是赵大人逼着画的押。”

赵珩猛地拔出腰间的刀,却被刘博士伸臂拦住。

矮个博士手里的算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:“赵大人不如算算,三千引官盐换成私盐,按市价折成多少两白银?用我的九归术,半柱香就能算清。”

海风突然变急,卷着盐粒打在人脸上生疼。

王博士看着那些从草棚里陆续走出来的盐户,忽然明白紫宸殿里李玄为何要让他们这些书生来趟这浑水——朝堂上的道理讲得再深,不如亲眼看看这盐粒里裹着的血汗。

三、算经

刘博士在盐铁司的库房里搭了张木桌,算筹摆得像列队的士兵。

赵珩派来的账房先生捧着泡烂的账册进来时,看见桌上摊着的《九章算术》,手抖得几乎捧不住砚台。

“从宣和三年开始算。”

刘博士往砚台里倒了些海水,墨锭在咸涩的水里磨出浓黑的汁,“每月入库多少盐,出库多少,卖给谁,都得对上。”

账房先生的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团:“刘博士,海水泡过的账册看不清……”

“那就按盐田亩数算。”

年轻博士抱着个陶罐进来,里面装着晒干的盐粒,“每方盐田春晒产盐十二斤,吴郡共有八百方,上个月该产九千六百斤。

可账上只记了六千,剩下的三千六去哪了?”

账房先生突然瘫坐在地上。

窗外传来顾盐商与衙役争执的声音,刘博士却头也不抬,算筹在指间翻飞如蝶:“顾盐商的棉花田,其实是三百亩盐田改的。

按私盐价,每亩每年能多赚十二两,三年就是一万零八百两——赵大人的孔雀绿官袍,怕是用这银子织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