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o集 民生疾苦(1 / 4)

咸阳城的雨已经连绵下了半月,夯土铺就的驰道被冲刷出一道道沟壑,如同老秦人世世代代刻在脸上的皱纹。

一辆布满泥浆的辎车在暮色中碾过积水,车轴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,车帘被风掀起的瞬间,能瞥见车厢里蜷缩着十几个面黄肌瘦的孩童,他们冻得紫的嘴唇还在无意识地翕动,像是在梦中吮吸母亲干瘪的乳头。

"

快些!

过了这道岗哨就能进内城了!

"

车夫甩了甩浸透雨水的鞭子,鞭梢却无力地垂落在马背上。

那匹挽马的肋骨根根分明,鼻孔里喷出的白气很快被雨雾吞没。

城门校尉举着半旧的铜灯照过来,昏黄的光晕里能看见他甲胄上的铜锈,就像这片土地正在溃烂的伤口。

"

又是从琅邪郡送来的?"

校尉的声音裹着寒气,"

这个月第几拨了?"

"

回大人,第七拨。

"

车夫从怀里掏出浸透油布的文书,手指冻得僵,"

郡守说说那边的海水又涨了,盐田全淹了,实在养不活这些娃"

校尉接过文书的手顿了顿,铜灯的光晕里闪过他眼角的皱纹。

三年前他随蒙恬将军北击匈奴时,也曾见过狼啃食冻毙的民夫,那时他以为天下最苦的是边关,直到去年调任咸阳城门校尉,才知道安稳的都城脚下,藏着更多无声的哀嚎。

辎车刚进内城,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铜锣声自北而来。

十几个身着褐衣的小吏举着木牌沿街奔跑,雨水打湿的木牌上用朱砂写着"

急报"

二字。

有好事的百姓扒着门缝张望,很快就被邻里拽了回去——这年头,看见穿官服的奔走,多半不是什么好事。

丞相府的灯亮到了寅时。

李斯把奏案上的竹简推得老高,烛火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跳动,映得案头那碗已经凉透的麦饭愈惨白。

他面前跪着三个浑身湿透的郡守,最年长的颍川郡守头已经花白,额头磕在冰凉的青砖上,渗出血珠混着雨水往下淌。

"

大人,再调不出粮草,颍川就要出民变了!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