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9集 赈灾新政(4 / 5)

帛五匹、粟米十石。

其麾下百户,各增口粮半升,免来年徭役一月。”

妇人抱着陶罐的手一抖,粟米粥溅在衣襟上也顾不上擦。

她望着王二腰间新系的玄色绶带,忽然朝着咸阳方向跪下,磕了三个响头。

周围的百姓跟着跪倒一片,哭声混着笑声在渠边回荡,惊起了芦苇丛里的一群水鸟。

咸阳宫的偏殿里,嬴政正对着一幅巨大的地图沉思。

地图是用绢布绘制的,上面用朱砂标出了关中各地的灾情,蓝色的墨迹则标注着新修的水渠和开垦的田地。

李斯垂手侍立在旁,看着陛下用玉圭划过频阳县的位置:“蒙恬奏报,王二所修之渠,可灌溉良田五千亩。

一个普通士卒,竟有这般才能。”

“这不是才能,是求生的力气。”

嬴政放下玉圭,转身走到窗前,“百姓就像田里的禾苗,给他们水,他们就会长;给他们希望,他们就能撑起一片天。”

他忽然回头,目光锐利如鹰,“李斯,传诏各郡,凡赈灾有功者,不论出身贵贱,皆可入郡县学室读书。

三年后考核合格者,直接授官。”

李斯心中一震。

秦法虽重军功,但从未有过让庶民入仕的先例。

他望着陛下坚毅的侧脸,忽然明白这场新政的深意——不仅要让百姓活下去,更要让他们看到向上的阶梯。

窗外的风沙不知何时停了,一缕阳光穿过云层,照在地图上频阳县的位置,仿佛给那片干涸的土地镀上了层金光。

七月的关中迎来了第一场透雨。

王二站在渠边,看着雨水顺着渠沟流入干裂的田地,禾苗的嫩芽在雨水中舒展着叶片。

不远处的官营作坊里,郑三带着工匠们正在铸造新的犁铧,铁器碰撞的叮当声混着雨声,像一激昂的乐曲。

蒙恬勒住马缰,望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。

他转身一看,竟是嬴政带着几名侍卫微服而来。

陛下穿着粗布衣裳,腰间系着普通的铜剑,脸上沾着些许泥点。

“将军可知,这雨是谁带来的?”

嬴政指着田里忙碌的百姓,“不是上天,是他们自己。<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