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他指着颍川郡的记录,“去年秋汛冲了粮仓,本就储备不足,若再遇大旱,恐难以为继。”
少府令赵高垂着眼,声音尖细:“依奴婢看,可暂调关中粮支援关东。
只是……今年长城续筑,北境军粮亦需接济,若两处皆用粮,关中储备怕是……”
“怕什么?”
中尉蒙毅按剑而立,“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。
若百姓无粮,恐生民变。
当年韩国水患,便是因赈灾迟缓,才让新郑百姓附了反贼。”
“蒙中尉是说,要学六国的赈灾法子?”
赵高抬眼,语气带着几分讥讽,“六国赈灾,无非开仓放粮,可放粮之后呢?百姓坐吃山空,来年更难。”
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
蒙毅反问,“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?”
“够了。”
嬴政的声音打断了争执。
他拿起一支笔,蘸了朱砂,在《天下水系图》上圈出三个点,“蜀郡有都江堰,可引岷江水灌成都平原,令其加派徭役,疏通渠道,务必保证蜀地粮食产出。
关中开郑国渠、白渠,扩大灌溉面积,治粟内史,这事你督办。”
章邯躬身:“臣遵旨。”
“关东诸郡,”
嬴政的笔尖移向颍川,“令各县统计受灾户数,凡田亩干裂者,免今年赋税。
同时,调临淄、邯郸两地粮仓存粮,由军队护送,十日之内必须运抵颍川、三川。”
“军队护送?”
赵高迟疑,“北境需兵……”
“北境有蒙恬,暂时可稳。”
嬴政道,“若关东乱了,北境再稳也无用。
蒙毅,你派五千锐士押运粮草,沿途若有粮商囤粮居奇,就地查办,粮食充公。”
蒙毅应声:“臣遵旨。”
李斯看着嬴政在图上圈点,忽然开口:“王上,臣以为,赈灾之外,更需预警。
此次旱灾虽急,但并非无迹可寻——去冬少雪,今春风多,皆是旱兆。
若能提前观测,早做准备,损失可减大半。”
嬴政抬眼:“如何预警?”
“可令各地官吏,每月上报气象、水文。”
李斯道,“如降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