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4集 官吏考核(2 / 4)

一本簿册:“你看这兵部郎中赵承嗣,去年在西北督运粮草时延误军机,按律当评‘不谨’,可王尚书却批了‘勤能’——这让底下人怎么服?”

小吏嗫嚅着不敢接话。

考功司虽属吏部,可京察的最终评定权始终攥在尚书手里。

他瞥见周明轩案头那封来自江南的家书,想起昨夜在巷口看到的景象——周主事的老母亲被人从客栈请走,送回来时鬓边多了支赤金镶珠的簪子。

“周主事,”

门外传来脚步声,考功司郎中推门而入,手里捧着个锦盒,“王尚书赏的雨前龙井,说是给咱们辛苦的弟兄们润润喉。”

锦盒打开的瞬间,周明轩看见底下压着张银票。

他忽然明白为何去年京察时,郎中会将“浮躁”

的考语改成“历练”

——那笔银子正好够他儿子在国子监捐个监生。

算盘声又响了起来,只是这一次,周明轩拨弄算珠的手指微微颤。

他知道,再过三日,这些考成簿就要送进宫里,而那些用朱笔写下的考语,将会决定数十个官员的升迁贬谪,甚至生死荣辱。

三、御书房的烛影

三更的梆子声刚过,御书房的烛火还亮着。

皇帝李世民揉了揉眉心,将手中的密折放在案上。

这是李默之刚刚呈上来的,上面详细罗列了王敬之在京察中徇私舞弊的证据,包括那支送给周明轩母亲的金簪,都附有工匠的供词。

“陛下,”

内侍总管李德全轻手轻脚地添了些灯油,“吏部的考语册已经送到殿外了。”

李世民没有抬头,目光落在案头那尊青铜方彝上。

这是三年前他命人铸造的,彝身刻着“明主治吏不治民”

六个篆字。

他想起贞观初年,为了整顿吏治,曾亲自核对五品以上官员的考绩,常常忙到天明。

“宣王敬之进来。”

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。

王敬之进来时,脚步有些踉跄。

他看见案上的密折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“噗通”

一声跪在地上:“老臣……老臣罪该万死!”

李世民拿起考语册,一页页翻看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