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例进行教学。
同时,陈渊开始在咸阳城内寻找合适的校址。
他看中了一处位于咸阳城西郊的宽敞庭院,这里环境清幽,远离城市喧嚣,十分适合治学。
陈渊向嬴政请求将此处划拨为“科技学府”
的校址,嬴政虽未明确表态支持教育革新,但也默许了他的请求。
接下来,便是师资的选拔。
陈渊一方面自己亲自授课,凭借他对现代科学知识的熟悉,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概念。
另一方面,他在秦国各地张贴告示,招募对数理、机械等方面有兴趣且有一定基础的人才,经过系统的培训后,让他们担任助教。
五、选拔学子
在“科技学府”
筹备的同时,陈渊开始策划选拔入学的学子。
他在秦国各郡县布公告,声明将选拔有天赋的年轻人进入“科技学府”
学习。
选拔的标准不拘一格,不仅考察传统的文化知识,还设置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测试。
数学测试中,会有关于数字运算、几何图形分析等题目;物理测试则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,考察学子们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;机械制造测试,要求学子们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模型。
这一选拔方式吸引了秦国各地众多年轻人的关注。
许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、渴望改变命运的年轻人纷纷踏上前往咸阳的道路,希望能成为“科技学府”
的第一批学子。
在选拔现场,人头攒动。
年轻的学子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测试。
陈渊亲自坐镇,看着这些充满朝气与希望的面孔,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。
“这位公子,请你说一说,如何利用杠杆原理制作一个省力的工具,来帮助我们搬运重物?”
陈渊对一位前来参加机械制造测试的学子问道。
学子略作思考后,回答道:“大人,可制作一个类似撬棍的工具,将支点靠近重物,这样就能用较小的力撬动较重的物体。”
陈渊微笑着点头,对这位学子的回答表示认可。
经过层层筛选,最终,一批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色的年轻人脱颖而出,成为了“科技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