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4章 赤星危机再临舰队再启星锤(2 / 4)

加15x10千克质量——相当于再撞一颗半谷神星。”

周院士立刻摇头:“谷神星是小行星带最大的天体,找不出第二颗同等质量的。

而且过大的天体撞击可能撕裂火星地壳,现在的地质活动已经够频繁了。”

“不一定非要单颗大质量天体。”

桃园集团的天体物理学家调出筛选参数,“可以用多颗中等质量的冰质小行星,总质量达标即可。

这样既能补充质量,又能通过多次小撞击逐步稳定地壳,还能解决水资源问题——一举三得。”

投影上弹出筛选结果:五颗直径在300-500公里的冰质小行星进入候选名单,均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,含水量占比25-35,总质量约16x10千克。

“选这颗‘冰卫-7’。”

物理学家指向星图中一颗淡蓝色的小行星,“直径420公里,含水量32,质量38x1022千克,轨道参数稳定,Δv(度增量)仅需11公里秒,马里奥舰队拖运难度低。”

梁小龙突然举手:“多次撞击会不会打乱之前好不容易稳定的地磁场?上次是运气好,刚好形成偶极磁场,再来几下,万一搞成乱磁场怎么办?”

“不会。”

秦思远调出磁场模拟图,“内核聚变已经进入稳定期,地磁场的‘电机效应’由熔融外核的对流主导,只要撞击角度控制在赤道面±15度内,反而能通过冲击力调整外核对流方向,让磁场更稳定。”

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这就像给旋转的陀螺轻轻加力,只要方向对,只会让它转得更稳。”

地质专家却提出了新的担忧:“现在地壳已经够脆弱了,再撞五次,会不会引全球性的板块解体?”

“我们有黑科技科技的‘大地夯’次声波生器。”

李扬调出设备参数,“上次改造时部署的三百台生器还在运作,每次撞击前提前启动,用01赫兹的低频声波让地壳岩层共振致密化,能将地震等级控制在6级以下。”

会议陷入短暂的沉默,每个人都在脑海里推演着方案的可行性。

全息投影上,五颗候选小行星的轨道被红色线条连接到火星,像五根即将落下的星链。

“水资源补充测算过吗?”

周院士突然问。

水文专家立刻调出数据:“五颗小行星总含水量约52x101?千克,加上第一次撞击残留的19x101?千克,总量可达242x101?千克,相当于地球淡水资源的40。

按火星表面积计算,平均水深可达350米,足以形成稳定的水循环系统。”

“大气呢?”

梁小龙追问,“光加质量不够,还得补充大气成分吧?”

“冰质小行星里的固态二氧化碳和甲烷,撞击后会释放到大气中。”

大气物理学家解释道,“五次撞击预计能让二氧化碳浓度提升至35,甲烷浓度2,配合植物光合作用,三年内大气压强有望达到地球的15,基本能锁住水分和热量。”

李扬看着逐渐清晰的方案轮廓,指尖在虚拟界面上轻轻敲击:“就按五颗小行星方案执行。

马里奥舰队分两批出,第一批拖运‘冰卫-7’和‘冰卫-11’,第二批拖运剩下三颗,间隔时间一个月,给火星地壳足够的缓冲期。”

他看向指挥官:“舰队需要多久准备?”

指挥官立正敬礼:“反物质燃料储备充足,时空牵引装置已完成检修,72小时内可出。”

“秦老,”

李扬转向秦思远,“撞击角度和时机的精确计算,就交给你们团队了。”

秦思远点头:“保证误差不过05度,每次撞击都选在火星自转与公转的合力最佳点。”

会议结束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