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乾隆三十六年,山东大旱,赤地千里。
济南府同知周世昌端坐在衙门后堂,面前的红木案几上摆着一封拆开的公文和一只沉甸甸的锦囊。公文是巡抚衙门发来的,言明朝廷拨下十万两赈灾银,命各府县开仓放粮,救济灾民。而那锦囊里,则装着沉甸甸的五千两白银——这是粮商马德贵刚刚送来的\"孝敬\"。
周世昌五十出头,面团团的脸上嵌着一对细长的眼睛,笑起来眯成一条缝,却透着一股子精明与狠辣。他伸出保养得宜的手指,轻轻抚摸着锦囊上精致的刺绣,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。
\"大人,\"师爷赵德全弓着腰走进来,低声道,\"各县灾民已聚集在府城外,人数约有三万之众,都等着领赈灾粮呢。\"
周世昌眼皮都不抬一下:\"按老规矩办。\"
赵德全犹豫了一下:\"这次灾情太重,若还是七成换糠秕,恐怕...\"
\"怕什么?\"周世昌冷笑一声,\"饿殍遍地又如何?朝廷追究下来,自有天灾顶着。这些刁民,饿死几个反倒清净。\"
\"是,是...\"赵德全不敢再多言,躬身退下。
三日后,府城外的赈灾棚前排起了长龙。衣衫褴褛的灾民们扶老携幼,眼巴巴地望着粮台。然而当他们领到所谓的\"赈灾粮\"时,却发现大半是霉变的陈粮掺着糠秕,根本难以下咽。
\"大人!这粮吃不得啊!\"一个白发老者颤巍巍地跪在粮台前,\"我孙子吃了上吐下泻,眼看就不行了...\"
负责放粮的差役一脚将老者踹开:\"老不死的,有的吃就不错了,还挑三拣四!\"
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愤怒的骚动,却被如狼似虎的衙役用棍棒镇压下去。当天夜里,府城外的荒地上多了十几具尸体,都是吃了霉粮中毒而死的灾民。
周世昌却毫不在意,此刻他正在府中最豪华的酒楼\"醉仙楼\"大摆宴席,招待省里来的巡察御史。席间山珍海味,水陆并陈,歌姬舞女穿梭其间,好不热闹。
\"周大人治理有方啊,\"御史醉眼朦胧地拍着周世昌的肩膀,\"别处灾民闹事,唯独济南府一片祥和。\"
周世昌笑着给御史斟满酒杯:\"全赖大人威名震慑,下官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。\"
酒过三巡,周世昌使个眼色,两名差役抬上一口沉甸甸的箱子。箱盖一开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白花花的银锭。
\"一点土仪,不成敬意,还望大人笑纳。\"
御史假意推辞一番,最终还是\"勉为其难\"地收下了。当晚,周世昌回到府邸,心满意足地拨弄着算盘——十万两赈灾银,孝敬上司两万,自己截留五万,剩下三万换成霉粮和糠秕,还能从粮商那里再拿五千两回扣。这一趟,赚得盆满钵满。
正当他做着发财美梦时,忽听窗外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声。周世昌皱眉推开窗户,只见院中槐树下影影绰绰站着几个人影,仔细看去,竟是日间那些死去的灾民!他们面色青紫,七窍流血,正用空洞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!
\"还我命来...还我命来...\"
幽怨的呼声在夜风中飘荡,周世昌吓得魂飞魄散,\"砰\"地关上窗户,大声呼喊家丁。然而任凭他如何叫喊,整个府邸却像死了一般寂静无人。
\"大人...你贪了我们的活命钱...害得我们全家惨死...\"一个女子的声音直接在周世昌耳边响起,他猛地回头,只见那白发老者的媳妇——日间因孩子死去而撞死在粮台上的妇人——正站在他身后,额头上一个大窟窿,汩汩地往外冒着脑浆!
\"啊!\"周世昌惨叫一声,夺门而逃,却在走廊上撞见更多冤魂。他们伸出枯瘦的手,抓住周世昌的衣袍:\"跟我们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