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关山月(4 / 5)

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3157 字 4天前

呼唤与质问,顽强地在鬼哭神嚎的声浪中撕开一道缝隙。

笛音流转,吹奏的正是百年前秦铮离去前夜,在月牙泉边吹给素娥听的那古调!

每一个转折,每一个停顿,都分毫不差!

当最后一个熟悉的、带着无尽回旋余韵的音符从笛孔中飘出,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,激起了滔天巨变!

那狂暴嘶吼的月妖,动作骤然定格!

他那由惨白月光凝聚而成的身影,如同被投入石块的冰面,开始剧烈地震颤、崩解!

构成身体的无数光点疯狂地明灭闪烁,仿佛内部在进行着激烈的冲突和挣扎。

那支插在胸口的月光箭矢,寸寸碎裂,化作更细碎的光尘。

在光尘四散飞舞的中心,那扭曲的、非人的轮廓竟在飞地变化、凝聚!

苍白褪去,扭曲被抚平,一个清晰而真实的人形从中“剥离”

出来——青衫残破,面容清俊,正是当年月下吹笛的书生秦铮!

他不再是虚幻的光影,而是拥有了近乎实体的轮廓,只是周身依旧笼罩着一层淡淡的、哀伤的月华。

他缓缓地、带着一种大梦初醒般的茫然,低下头,看向自己摊开的双手,又难以置信地抬头,目光穿透弥漫的光尘,终于落在了泉边吹笛的阿月身上。

当看清阿月面容的刹那,秦铮那双因百年执念与痛苦而变得空洞麻木的眼睛里,如同死水投入炽热的星辰,骤然爆出无法形容的、极其复杂的光彩——那是跨越百年的惊愕,是刻骨铭心的狂喜,是锥心刺骨的痛楚,最终尽数化为一种近乎绝望的温柔与释然。

时间在这一刻被彻底撕裂、倒流、重叠。

“素……娥……”

他嘴唇翕动,出无声的呼唤。

百年的孤寂、战死的悲愤、魂魄被禁锢的怨毒,在这跨越生死、穿透轮回的凝望中,如同遇到烈阳的坚冰,开始剧烈地融化、蒸。

阿月也停下了吹奏,笛声的余韵还在山谷中幽幽回荡。

她握着玉笛,泪流满面,望着那从月光中走出的熟悉又陌生的身影,喉咙哽咽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
她知道,自己不是素娥,却又分明是素娥!

那百年的思念与等待,早已通过梦境,刻进了她的骨血。

秦铮的身影开始变得稀薄,边缘散出柔和的光晕,如同晨曦中消融的雾气。

他脸上那百年的戾气与痛苦早已荡然无存,只剩下一种看破宿命的平静和深深的眷恋。

他对着阿月,嘴角努力地、缓缓地向上牵动,勾勒出一个极其疲惫、却又无比温柔的笑容。

那笑容里,有重逢的慰藉,有诀别的哀伤,更多的是一种终于等到了、终于可以放下的释然。

他抬起手,仿佛想最后触碰一下阿月的脸颊,指尖却在半空中便已化作点点流萤般的光屑,随风飘散。

阿月下意识地伸出手,指尖只触碰到一片虚无的冰凉。

她摊开手掌,掌心静静躺着那枚被秦铮鲜血浸透、又被她珍藏多年的白玉簪。

簪上那朵含苞的花,不知何时,竟在无人察觉间,悄然绽放了。

秦铮的身影彻底消散了。

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,只有无数细碎如萤火虫的月白光点,轻柔地、无声地向上飘升,汇入那轮巨大的、圆满的中秋月华之中,仿佛百年前被强行剥离的魂魄碎片,终于找到了归途。

山谷中那令人心悸的战争回响、金戈铁马之声,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抹去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死寂重新笼罩,却不再是令人窒息的阴森,而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空旷与宁静。

月光如水银泻地,温柔地流淌在干涸的月牙泉遗址上,流淌在阿月沾满泪痕的脸颊上,也流淌在她掌心那枚无声绽放的白玉花簪上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