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汾州狐(1 / 2)

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1205 字 3天前

汾州书生柳文渊,性情温厚,却科场失意,屡试不第,家境日渐窘迫,只能蜗居于城郊一处简陋的小院之中。

院内有株古槐,枝叶繁茂,每逢夜晚,月光便筛过枝叶,碎银般洒落满地。

一日更深,文渊正于灯下枯坐,百无聊赖,忽闻窗外有清越笑语。

他惊疑起身,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,见月光如霜,铺满庭院。

槐树阴影深处,竟立着一位女子,红裳似火,映得月华也染上几分暖意,容颜清丽难言,眼眸流转之间,仿佛盛着整个星河的微光。

女子自称绛雪,说是邻家新搬来的女儿,月夜散步至此。

文渊一时恍惚,如坠梦中,忙请入内。

绛雪谈吐风雅,诗词典故信手拈来,竟与文渊极为投契。

她纤指轻抚过文渊案头蒙尘的旧琴,一曲《长门怨》如水流出,幽咽低回,竟引得檐下宿鸟亦侧耳无声。

文渊只觉心头积郁,被这琴音涤荡一空。

自那夜起,绛雪常于月明之时飘然而至,或品茗论诗,或红袖添香伴读,陋室生春,文渊久旱的心田,仿佛被这悄然降临的甘霖所滋润。

如此三年,文渊虽未能蟾宫折桂,但得绛雪悉心照料,竟无饥寒之忧。

他起初也曾疑惑,邻舍荒僻,何来此等神仙人物?每每问及,绛雪只以巧笑嫣然作答,文渊便也沉溺于温柔乡中,不再深究。

直到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,文渊一位久未谋面的远房表兄登门。

此人素来游手好闲,偏又自诩见多识广。

他方踏进院门,目光便如鹰隼般死死攫住了檐下晾晒的一件女子红裳。

那衣裳针脚细密,非人间凡品,在日光下隐隐流转着奇异的光晕。

表兄脸色陡变,一把扯过文渊至僻静角落,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丝丝寒气:“贤弟啊,此物绝非尘世所有!

那女子……定是狐魅所化!

吸人精血,终要害你性命!”

文渊心中猛地一沉,如遭重击。

三年来刻意回避的种种疑窦——绛雪行踪的飘忽、对某些事物的莫名回避、衣饰上那不似凡间的光华……此刻全被表兄这句阴森的点破勾连起来,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大网。

他脸色瞬间惨白,汗珠涔涔而下。

表兄见状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趁热打铁,附耳道:“城西紫云观,张天师道法高深,专治妖邪!

去求他一道灵符,镇于枕下,那妖物必定魂飞魄散,永绝后患!”

文渊被恐惧攫住心神,浑浑噩噩间,竟被表兄半推半搡地引出了家门,直奔那紫云观而去。

他脚步虚浮,心中天人交战,三载恩情与此刻灭顶的恐惧撕扯着他,表兄那“吸人精血”

的毒语,如同附骨之疽,啃噬着他残存的理智。

待他怀揣着那道据说能镇杀妖邪、由张天师亲手所绘的昂贵黄符,失魂落魄地返回小院时,已是暮色四合。

院中景象却让他呆立当场——绛雪并未如往日般含笑相迎,她独自静坐于他们曾无数次对弈的石桌旁,一身红衣在渐浓的夜色里显得格外孤清。

桌上,赫然放着那道他千辛万苦求来的灵符。

绛雪抬起头,月色映照着她的脸,竟无一丝往日的暖意,只剩下一种近乎透明的哀戚。

她静静看着文渊,那目光穿透了他苍黄的躯壳,直抵灵魂深处。

“三载晨昏相伴,柳郎,”

她声音极轻,却字字如冰珠砸在文渊心上,“竟换不得你半点信任么?”

她的目光扫过那道刺眼的黄符,唇边牵起一丝凄绝的弧度,“此符若真压于枕下,此刻妾身,怕是早已魂飞魄散,灰飞烟灭了吧?”

文渊如遭雷殛,手中符纸飘然落地,他张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