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6集 商鞅查田(3 / 5)

地灌溉。”

“您放心,咱们每天都有人疏通渠道,还定了规矩,按田亩分水量,谁也不许多占。”

李三拍着胸脯保证,“要是有人不守规矩,不用官府来管,咱们百姓自己就不答应!”

商鞅点了点头,又问起百姓的生活情况。

李三说,自从新法推行后,百姓不仅有田种,还能通过耕织获得爵位,家里有爵位的,不仅能免除徭役,还能得到赏赐的田宅。

他自己去年因为织布多,得了个“上造”

的爵位,今年还被选为灌渠的役夫头领,每月能领两石粟米的俸禄。

“以前觉得爵位是贵族才能有的东西,没想到咱们老百姓也能得爵位。”

李三笑得合不拢嘴,“我儿子今年十八岁,说要去参军,凭着军功挣个更高的爵位,让家里人都跟着享福。”

商鞅听着,心中颇感欣慰。

他推行军功爵制,就是要打破贵族世袭的特权,让百姓无论出身贵贱,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爵位和财富,这样才能激全民的斗志,让大秦变得强大。

两人又沿着灌渠走了一段,看到几个孩童在田埂上玩耍,手里拿着用粟杆编的小篮子,篮子里装着刚摘的野花。

他们看到商鞅,并不害怕,反而好奇地围了过来,睁着大眼睛打量他。

“你们是谁呀?”

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道,声音清脆。

冯去疾正要回答,商鞅却抢先说道:“我们是来看看你们家的田地长得好不好。”

“好!

我爹说,今年的粟米能收好多好多,到时候能给我做新鞋子!”

小女孩兴奋地说道,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点头,七嘴八舌地说着家里的好消息。

商鞅看着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,想起自己年少时在卫国的日子。

那时的卫国弱小,常受大国欺凌,百姓流离失所,他年少有志,却无处施展抱负。

直到来到秦国,遇到秦孝公,才有了推行新法、实现理想的机会。

如今,大秦的孩子能在田埂上安心玩耍,能期待着新鞋子、新衣裳,这便是他推行新法的意义所在。

临近正午,阳光越炽热,田地里的老农们也开始收拾农具,准备回家吃饭。

商鞅和冯去疾沿着田埂往回走,路过一个乡邑,乡邑口有一个小市集,几个摊贩正在售卖粟米、布匹、农具等物品,市集上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

“商君,咱们去市集上看看吧,也能了解些百姓的日常需求。”

冯去疾提议道。

商鞅点头同意,两人走进市集。

一个卖粟米的摊贩见冯去疾来了,连忙热情地招呼:“郡守大人,您来啦!

要不要看看我这粟米,都是今年的新粟,颗粒饱满,煮粥煮饭都香!”

冯去疾拿起一把粟米,递给商鞅:“商君您看,这粟米的成色确实好。”

商鞅接过粟米,放在手心仔细看了看,颗粒饱满,色泽金黄,没有杂质。

他问道:“这粟米怎么卖?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摊贩连忙回答:“回这位大人,百钱一石。

今年粟米丰收,价格比去年还低了二十钱呢!”

商鞅微微颔,又走到一个卖布匹的摊贩前。

摊贩是个中年妇人,见商鞅和冯去疾过来,连忙拿起一匹布:“大人您看,这是我家女儿织的布,又细又密,做衣服耐穿。”

冯去疾问道:“这布怎么卖?”

“五十钱一匹。”

妇人笑着回答,“今年织布的人多,布价也便宜了,百姓都能穿得起好布了。”

商鞅看着市集上琳琅满目的商品,听着摊贩们热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