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6集 商鞅查田(4 / 5)

情的吆喝,心中感慨万千。

十年前,秦国的市集上,粟米价格高得吓人,布匹更是稀缺,百姓大多穿粗麻布,甚至有衣不蔽体的。

如今,粟米充足,布价低廉,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,这便是新法带来的改变。

两人正看着,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。

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壮汉正和一个摊贩争执,周围围了不少人。

“你这粟米里掺了沙子,还敢卖百钱一石?”

壮汉指着摊贩的粟米,怒气冲冲地说道。

摊贩连忙辩解:“这位大哥,您可不能冤枉我!

我这粟米都是筛过的,怎么会有沙子?您是不是看错了?”

“我看错了?”

壮汉拿起一把粟米,摊开手心,“你自己看,这不是沙子是什么?”

周围的人都凑过去看,果然看到粟米里掺了些细小的沙子。

摊贩顿时慌了神,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。

冯去疾正要上前处理,商鞅却拦住了他,自己走上前,拿起那把粟米看了看,对摊贩说道:“你这粟米里确实掺了沙子,按新法,售卖伪劣商品,需加倍赔偿买家,还要罚粟米十石。

你可知错?”

摊贩见商鞅气度不凡,又听他提起新法,连忙跪下身:“大人饶命!

草民一时糊涂,想着多赚点钱,才掺了沙子,草民再也不敢了!”

“知错就改便好。”

商鞅说道,“你先给这位大哥加倍赔偿粟米,再将掺了沙子的粟米挑拣干净,若再敢掺假,定严惩不贷。”

摊贩连忙点头:“多谢大人宽宏大量,草民这就赔偿,这就挑拣!”

壮汉见状,连忙对商鞅道谢:“多谢大人为草民做主!”

商鞅微微一笑:“不用谢,新法就是要保护百姓的利益,让大家能买到放心的商品。”

周围的百姓见商鞅公正处理,纷纷拍手叫好,都说新法好,能为百姓做主。

商鞅看着百姓们的笑容,心中更加坚定了推行新法的决心。

离开市集,冯去疾邀请商鞅去乡邑的驿馆歇息,商鞅却拒绝了,说要去看看乡邑里的学堂。

两人来到乡邑的学堂,只见一间简陋的土屋,里面坐着十几个孩童,一个须皆白的老儒正在教孩童们读书。

老儒见冯去疾来了,连忙起身行礼:“见过郡守大人。”

冯去疾指着商鞅,介绍道:“这位是商君,特意来看看学堂。”

老儒闻言,连忙向商鞅行礼:“草民孔颖,见过商君。”

商鞅扶起老儒,说道:“老丈不必多礼,我只是来看看孩子们读书的情况。”

他走进学堂,看着孩童们认真读书的模样,心中颇感欣慰。

这些孩童,是大秦的未来,只有让他们读书识字,才能让大秦的文化传承下去,才能让百姓更好地理解新法。

“孩子们都在学什么?”

商鞅问道。

孔颖回答:“回商君,孩子们先学识字,再学《秦律》和农事书籍。

草民还会教他们算术,让他们以后能算账、丈量田亩。”

商鞅点头:“做得好。

不仅要教孩子们识字,还要让他们明白,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,为了让大秦变得强大。”

他走到一个孩童面前,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为什么要读书?”

孩童站起身,怯生生地回答:“回大人,我叫秦小禾。

我爹说,读书能识文断字,以后能当田正,帮百姓丈量田亩,还能教大家更好地种地。”

商鞅闻言,微微一笑:“说得好。

你要好好读书,将来不仅能当田正,还能为大秦做更多的事。”

孩童用力点头,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