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集 新君决断(2 / 3)

亩,是为警示他人。

若法不严明,如何让百万百姓信服?”

“可律法过于严苛,终非长久之计。”

新君的声音缓和下来,他走下丹陛,目光扫过殿中悬挂的秦国疆域图——比八年前确实扩展了不少,“孤记得,去年有个孩童因偷摘邻人瓜果,便被处以黥刑?”

卫鞅心头一紧,低头回话:“是。

新法规定,偷盗者黥面,以儆效尤。”

“孩童无知,何至于此?”

新君叹了口气,“法者,国之权衡也。

既要让百姓知敬畏,亦要留三分人情。

孤意已决——”

他猛地转身,站在殿中最高处,声音陡然洪亮:“新法功大于过,自今日起,继续推行!”

卫鞅只觉一股热流从脚底直冲头顶,半月来的焦虑、疲惫瞬间消散,他下意识地挺直脊背,眼眶竟有些热。

阶下的变法派官员们抑制不住地低呼,有人甚至悄悄抹了把脸。

甘龙如遭雷击,瘫坐在地,嘴里喃喃着“完了,都完了”

公子虔死死盯着新君,眼中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。

“但——”

新君话锋一转,殿内再次安静下来,“孤亦念及民情,着卫鞅即刻修订律法:凡七岁以下孩童犯法,免刑责;老弱病残者,可减半处罚;徭役征,需避开农忙时节。”

卫鞅心中一动,这几处正是他早想调整之处,只是碍于变法初期需以严立威,如今新君提出,既保全了新法根基,又给了旧贵族台阶,更顺了民心——这位年轻的君主,比他想象的更有城府。

“此外,”

新君看向面色灰败的旧贵族们,“诸公族若愿支持新法,可保留部分采邑,但其子弟须入军中历练,有功者方可承袭爵位。”

公子虔猛地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动摇。

甘龙却瘫在地上,连叩的力气都没了。

“卫鞅。”

“臣在!”

“赐你尚方剑,总领修订律法之事,有敢阻挠者,先斩后奏!”

新君从腰间解下佩剑,掷在卫鞅面前。

青铜剑撞在金砖上出清脆的响声,剑穗上的玉珠滚动,映出卫鞅坚毅的脸庞。

“臣,领旨!”

卫鞅单膝跪地,双手举过头顶。

晨光从殿门涌入,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,仿佛要将整个朝堂都护在身下。

旧贵族们低着头,脸色铁青如铁。

他们知道,这道旨意一旦传出,那些被他们买通的地痞、伪造的证据、暗中串联的势力,都将成为泡影。

甘龙眼角的余光瞥见卫鞅紧握剑柄的手,那双手曾挥毫写下垦草令,曾握着鞭刑惩治过抗法的贵族,如今又将握着尚方剑,把他们最后的希望碾碎。

新君重新坐回龙椅,看着阶下百态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。

他想起昨夜翻阅的军功簿,那些因新法而从泥地里站起来的士兵,他们的名字密密麻麻写满了竹简;想起暗访时看到的农家院落,仓廪里堆着的新麦散着清香;想起卫鞅案头那本翻得卷了角的《法经》,批注比原文还要多。

“退朝。”

内侍的唱喏声回荡在殿中,旧贵族们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外走,甘龙被两个家臣搀扶着,背影佝偻如虾米。

卫鞅捧着尚方剑起身,转身时与新君的目光相遇,那目光中没有了往日的疏离,只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。

走出宫门时,阳光正好。

卫鞅抬头望向天空,湛蓝如洗。

他知道,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,但此刻握着尚方剑的手,稳如磐石。

远处传来市井的喧嚣,那声音里没有了昨日的躁动,多了几分安稳——或许百姓们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