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天不亮就出门。
“李同志,先给俺家量量那二分菜地吧!”
王大爷领着小李往村东头走,“去年鬼子把俺家篱笆拆了,种的茄子都让伪军给踩了。
现在想围起来,种点辣椒和西红柿。”
小李铺开绘图纸,三脚架上的罗盘指针稳稳指向北方。
他一边拉皮尺,一边在本子上记:“赵家宅基地,东西长十二步,南北宽十五步,附带菜地二分……”
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图纸上,那些用铅笔描出的线条,像极了老农犁地时划出的垄沟。
“大爷,这新户籍制度啊,不光是记个人口。”
小李擦了把汗,指着图纸解释,“您看,每家的土地、房屋都要登记在册,以后就是您的‘地契’。
政府还要按这个给咱们分公粮任务,多劳多得,再也不像以前,不管收成全按人头摊派。”
隔壁的赵铁柱正在翻整自家的三亩地。
他新买了把铁犁,犁头在晨光下闪着亮。
“春杏,你说等秋收了,咱拿新户口簿去镇上换点棉花种子咋样?区里说今年推广新棉种,产量能翻一番。”
春杏正往地里撒粪肥,闻言直起腰,脸上沾着土,眼睛却亮得像星星:“昨儿李干事还说,以后妇女也能上户口簿独立成户呢!
等咱攒够了钱,也盖三间大瓦房,把户口簿往堂屋墙上一挂,看谁还敢说咱没根!”
远处的田埂上,一队穿着灰布军装的战士正帮老乡们插秧。
他们是刚从根据地调过来的工作队,一边帮着重建,一边宣传新政策。
班长老王挽着裤腿,裤脚上还沾着泥,他直起身子朝地里喊:“赵铁柱,加把劲!
等这季稻子收了,区里就给你们评‘生产模范户’,新户口簿上还能盖红章呢!”
第三章集市上的蓝本子
每逢初三、初六,镇上的集市就像被点燃的炮仗,炸开了热闹。
卖油条的、耍把式的、换洋火的,吆喝声能传出二里地。
但今年的集市上,最显眼的不是琳琅满目的货物,而是赶集人腰间别着的蓝布户口簿。
“张大哥,来二斤盐!”
王大爷把户口簿往柜台上一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