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候烧了不少房子,粮食也抢了大半,还有好几户人被抓去当劳工,到现在没回来……”
赵刚点点头,眉头紧锁:“我知道。
根据地已经组织了第一批粮食和药品,明天就能送到。
现在最要紧的是安抚人心,把受伤的人治好,把能住的房子先修起来。”
他转向人群,提高了声音,“乡亲们!
鬼子虽然跑了,但他们可能还会回来捣乱。
咱们得团结起来,先把家保住!
有力气的出力,有工具的拿工具,先帮受伤的人家修房子,再弄吃的!”
人群中响起一阵窸窣的议论声,起初还有些犹豫,但看到战士们已经动手清理瓦砾,老陈带头拿起一把铁锹走向李木匠家的废墟,青壮年们便陆续动了起来。
王寡妇把孩子交给邻居大嫂,也回家拿出木盆去提水;张屠户扛出家里仅剩的几根圆木,准备给被炸毁的院墙搭个临时支架。
“赵队长,”
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走过来,他是镇上的小学老师林先生,“我能做点什么?”
赵刚看着他斯文的样子,想了想说:“林先生,您文化高,能不能帮我们统计一下受损情况?哪家房子塌了,哪家缺粮,哪家有人受伤,都记清楚,我们好安排救济。”
“没问题!”
林先生立刻点头,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本子和铅笔,“我这就去各家看看。”
夕阳西下时,望安镇的废墟上燃起了几缕炊烟。
战士们和百姓一起,用帆布和木板搭起了临时的窝棚,受伤的人在卫生员的处理下暂时稳住了伤势。
赵刚和老陈站在镇口,看着眼前忙碌而有序的景象,都松了口气。
“赵队长,”
老陈递过一碗热水,“宣传的事,我们也得赶紧办。
鬼子虽然这次被打跑了,但肯定会散布谣言,说我们是‘土匪’,怕乡亲们心里动摇。”
“你说得对。”
赵刚喝了口热水,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,驱散了些许疲惫,“根据地的宣传队明天就到,咱们得让乡亲们知道,我们为什么打,打赢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,更要让他们知道,鬼子的统治长不了。”
第二天一早,天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