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李谦补充道:“大人说得对!
咱们还要让流民知道,是皇兄派来赈灾的,不是咱们个人的功劳。
这样既能让流民感恩朝廷,也能避免石崇说咱们‘收买民心’。”
萧钰点头:“就这么办。
义仓的牌子上,要写‘天德帝恩’四个大字,放粮时,让吏员喊‘谢陛下恩典’——咱们是臣,不能抢了帝王的恩威。”
众人齐声应和,方案终定,只待启程。
启程前,萧桓又召萧钰去御书房。
御案上放着一封密函,萧桓递给萧钰:“这是朕给江南各府总兵的密令,若地方官敢武力阻挠赈灾,你可凭密函调兵相助。”
萧钰接过密函,心中一暖——萧桓不仅给了尚方剑,还调兵权,是真的信任他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皇兄,臣弟此去江南,定不辱使命。”
萧钰躬身道。
萧桓起身,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带着几分嘱托:“朕信你。
但你要记住,查贪腐可以,但别赶尽杀绝——石崇的人虽坏,却也不能一下子全拔了,不然朝堂会乱,谢渊的兵权就没人制衡了。”
这话点破了萧桓的深层布局——他让萧钰查贪腐,不仅是为了赈灾,也是为了削弱石崇的势力,同时不让谢渊一家独大,维持朝局平衡。
萧钰心中了然:“臣弟明白,会把握分寸。
若查出克扣,只处置恶,其余人若愿悔改,可从轻落。”
萧桓满意地点头:“好。
你在江南,若有急事,可让玄夜卫用‘飞鸽传书’报信,朕会第一时间回复。”
他又让人取来一件狐裘,递给萧钰:“江南天冷,你身子不好,别冻着。”
这举动带着兄长的温情,冲淡了朝堂博弈的冰冷,萧钰接过狐裘,躬身告退:“臣弟告辞,望皇兄保重龙体。”
辰时三刻,萧钰带着随行人员(李谦、王述、赵烈、张启,及五十名校尉、二十名文勘房吏员),在京郊码头登船。
玄夜卫的探子(秦飞派的十人)也乔装成船夫,混入船队,全程保护兼监控。
船刚驶离码头,萧钰就察觉,后面跟着一艘不起眼的乌篷船——是石崇派来跟踪的人。
“大人,要把他们赶走吗?”
赵烈握紧腰间的刀,问道。
萧钰摇头:“不用。
让他们跟着,咱们该做什么做什么。
他们若敢动手,正好让玄夜卫的人抓现行,给石崇安个‘谋害赈灾官员’的罪名。”
张启笑道:“大人说得对!
咱们文勘房的吏员,都带着‘密录簿’,他们的一举一动,都会记下来,到时候奏报陛下,石崇百口莫辩。”
萧钰走到船头,望着江南的方向,寒风拂过他的锦袍,却吹不散他的坚定。
他想起蜀地赈灾时,流民拉着他的手说“多谢王爷”
,如今江南的流民,也该在盼着这一天吧。
“赵烈,”
萧钰喊道,“让兄弟们把义仓的帐篷、粮袋都检查一遍,别出纰漏。
到了苏州,咱们要第一时间让流民吃上饭。”
赵烈应声而去,船头的“江南赈灾总领”
旗帜,在风中猎猎作响,像是在宣告一场“济民肃贪”
的硬仗,即将打响。
萧钰启程后,朝局也暗流涌动。
谢渊听说萧钰带尚方剑去江南查贪腐,特意去户部找刘焕:“刘大人,萧钰大人在江南调粮,你要全力配合,若有需要,兵部可派京营士兵护送粮船。”
刘焕连忙点头:“谢大人放心,下官已下了调粮令,还派了户部主事随行,确保粮船安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