号令十万神兵。
昔年为天帝时,持此符统领京营,帐前点将,阵前驱敌,玄甲映日,长枪如林,何等意气;三百年前众神战蚩尤,此符曾号令神兵死守玄冰狱入口,苍玄持符冲锋,鲜血染符,至今符角仍留暗痕,遇灵力便泛红光。
今摩挲此符,指节不自觉收紧,泛出青白,符角硌得掌心生疼。
忽有幻境自符中生出——三百年前玄冰狱封门之日,大雪如絮,苍玄持此符跪于阶前,甲胄染血,声泪俱下:“陛下以自身为封,京营众兵愿守南宫外三百年,筑‘魂归阵’,拒妖邪、待陛下归位!”
彼时他心忧三界,怕兵卒因守南宫耗损魂灵,挥袖斥退:“无需守,朕不归!”
而今想来,那副将眼中的泪光,竟与此刻柏上残雪相似,冷而灼心,似在诉说三百年的等待。
“陛下为何默然?”
青冥子见其神色沉郁,藜杖轻叩石凳,石面暗纹泛光,将周遭兵魂残影暂显——或持枪、或持盾,皆向太上皇拱手。
“似有旧事萦怀,且与京营相关?”
太上皇回神,袖中符已藏紧,却瞒不过混沌伴生珠的感知。
青冥子笑曰:“袖中玄铁之气,与三百年前京营神兵的‘镇天’灵力相契,符角暗痕乃蚩尤戾气与忠魂血相融所致——陛下所持,当是京营调兵符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太上皇一惊,抬眸望青冥子,眸中满是诧异:“先生何以知之?此符乃朕私藏,三百年未示人。”
“吾居终南时,曾见京营旧部魂归山林。”
青冥子声音渐低,藜杖玄珠映出更清晰的幻境——南宫外围百里,无数兵魂持械而立,筑成无形屏障,抵御蚩尤溢出的戾气。
“三百年前,陛下封玄冰狱后,京营众兵未散,遵苍玄之令,守于南宫外围,以‘魂归阵’拒各路妖邪近前。
然蚩尤残魂虽封,其戾气仍溢散,逐年侵蚀神兵魂魄,如附骨之疽。
百年前,最后一批京营兵魂力耗尽,苍玄以自身魂灵为引,将众兵残魂融入石林草木,化松、化柏、化苔、化石,护此一方安宁——此僵柏,便是副将苍玄所化,柏干纹路,便是他当年甲胄的裂痕。”
“什么?”
太上皇猛地起身,踉跄趋至僵柏前,伸手抚柏干。
指尖触处,柏皮冰凉,却似有微弱脉动传来,与袖中符气相引——符上“镇天”
二字忽泛金光,穿透衣料,映得柏干上暗痕渐显:一道长痕自柏根延至顶端,恰与苍玄当年为护他,被蚩尤斧刃所伤的位置一致!
“苍玄……”
太上皇喉间哽咽,泪落沾柏叶。
那泪水混着伏羲血脉灵力,落于焦叶,叶尖竟泛出一丝新绿。
昔年苍玄乃他心腹,少年时随他学伏羲八卦,成年后随他征战,骁勇善战,曾言“愿为陛下护三界,死而无憾”
。
封玄冰狱时,苍玄曾泣血请辞:“愿代陛下守封,陛下乃天下之主,不可困于此!”
他那时只念苍生安危,未顾旧部忠魂,今方知,苍玄竟以魂化柏,守他三百年,连枝干形态,都保持着当年护主的姿势。
青冥子亦起身,立于太上皇侧,藜杖玄珠映出柏内景象:一团淡金色魂影蜷缩于柏心,被黑气缠绕,却仍有微光透出——那是苍玄的忠魂。
“苍玄化柏,非为怨,乃为‘守’。
他知陛下为天下困南宫,故以魂护石林,阻戾气侵扰,待陛下脱困之日。
此柏之‘困’,是心甘情愿,以魂为饵,诱捕散逸的蚩尤戾气;陛下之‘困’,亦是心甘情愿,以身为印,镇蚩尤残魂。
然心甘情愿,不等于无愁——陛下愁的,是负了旧部的三百年等待,还是怕‘荣时’将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