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5章 羁旅愁思付与谁讲(3 / 7)

语气带着刻意的轻慢:“昌顺郡王,接旨吧。

陛下仁慈,没废了您的王爵,还让小王爷去文华殿伴读,这已是天大的恩典了。”

他刻意强调“小王爷”

,目光扫过王爷的脸,试图捕捉他的反应——旧党交代的任务,便是探看王爷对萧烨的重视程度,若王爷愿为儿子妥协,那后续的“营救”

计划便需调整。

昌顺郡王的目光落在“萧烨入文华殿伴读”

几个字上,心猛地一揪。

他太清楚萧桓的心思了——所谓“伴读”

,不过是把萧烨当成牵制他的人质,可他没料到,萧桓还藏了后手:文华殿偏阁的窗棂是特制的,栏杆间距仅三寸,成年人无法钻出,且伴读的书里,夹着玄夜卫特制的“染墨纸”

,若萧烨在书中写过密信,纸页便会显出蓝痕,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中。

“恩典?”

昌顺郡王忽然笑了,笑声里满是悲凉,“把人圈在这破宫里,把人的儿子当成囚犯,这也叫恩典?”

他的目光扫过魏奉先,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事——那时他和萧桓都还小,在御花园里追蝴蝶,萧桓不小心摔进了池塘,是他跳下去把人拉上来;父皇考《资治通鉴》,萧桓背不出“亲贤臣,远小人”

的段落,是他偷偷把纸条塞到萧桓手里。

那时的萧桓,总跟在他身后,一口一个“皇兄”

,眼神里满是依赖;那时的他们,在父皇面前誓,要“共守大吴江山”

,要“兄友弟恭”

,父皇还特意赐了他们一对玉佩,他的刻“同”

,萧桓的刻“心”

,说“同心方能守江山”

可什么时候开始,一切都变了?是他登基后,听信徐靖的谗言,削夺萧桓兵权的时候?还是萧桓复辟后,把他贬为昌顺郡王、圈禁南宫,再也没戴过那枚“心”

字佩的时候?

“魏公公,”

昌顺郡王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玉佩,“你当年在我身边当差,也见过我和陛下小时候的模样吧?那时他多黏我,怎么现在就……”

他的指尖抚过玉佩上的纹路,忽然触到一处细微的凸起——那是他当年偷偷刻的记号,为了区分两块一模一样的玉佩,如今却成了唯一能证明“兄弟同心”

曾真实存在的证据。

魏奉先脸色微变,避开他的目光,冷声道:“此一时彼一时,当年是皇子,如今陛下是帝王,您是昌顺郡王。

王爷还是认清现实,别再提当年的事了。”

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王爷的腰间,记下玉佩的位置——旧党曾说,王爷有一件能调动先帝旧部的“信物”

,或许就是这枚玉佩,此次宣旨,也是为了确认信物是否在王爷手中。

“我不接!”

昌顺郡王猛地后退一步,避开魏奉先递来的圣旨,“这圣旨是假的!

陛下不会这么对我,不会这么对烨儿!”

他知道自己在自欺欺人,可他宁愿相信这是假的,也不愿接受儿子被囚的现实——他已是阶下囚的郡王,不能再让儿子跟着受苦。

魏奉先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,拂尘往地上一扫,尖声道:“王爷,您敢抗旨?!

陛下仁慈,留您父子性命,您还不知足?您忘了山东的旧部了?他们谋逆,陛下诛了七族!

您若抗旨,信不信陛下立刻就把小王爷……”

“住口!”

昌顺郡王厉声喝断他,胸口剧烈起伏,眼里的血丝几乎要崩裂。

他最怕的就是这个——萧烨是他唯一的儿子,是他在这世上最后的牵挂。

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死,可以不在乎“昌顺郡王”<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