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3章 一骑惊尘穿署过千钧变局系孤卿(3 / 6)

>

石崇带着镇刑司的人,用工部的废料撞开了宫门,太上皇被迎出来了,正往奉天殿去!”

“哐当”

一声,于科手中的茶碗脱手坠地,粗瓷碎成数片,凉透的茶水溅湿了他的皂靴,顺着靴缝往里渗,他却浑然未觉。

瞳孔猛地收缩,方才还因疲惫而浑浊的眼睛,瞬间被惊惶填满,眉头死死拧成一个疙瘩,指节无意识地掐进掌心,尖锐的痛感刺得神经颤,才确认不是梦魇。

“你说什么?”

于科一把揪住戍卒的衣襟,声音紧得像要断裂,“南宫宫门?用什么撞的?城墙上的烽火呢?东华门的戍卫是秦云的人,他为何不拦?!”

一连串的追问脱口而出,每一个字都带着难以抑制的焦灼——他是谢渊亲授的门生,熟稔《大吴会典?军防志》,南宫、东华门、烽火台,皆是京营布防的关键,一环崩则全链断。

戍卒被他晃得踉跄,喉结滚动着哽咽道:“是……是工部侍郎周瑞给的桑柘废料,说……说是‘修缮宫墙’的料!

烽火台没燃,守台的弟兄早被秦云换成镇刑司的人了!

东华门的小旗官想拦,石崇拔刀说‘挡路者斩’,弟兄们不敢动啊!”

于科猛地松开手,踉跄着后退半步,后背重重撞在身后的书案上,案上的《军报》哗啦啦掉了一地。

“秦云……周瑞……”

他喃喃自语,这两个名字像针一样扎进心里——秦云是谢渊当年举荐的京营副将,周瑞是工部的实权侍郎,竟都附了逆!

于科望着地上散落的纸页,上面“禁军布防”

“边镇粮草”

的字样刺得人眼睛生疼,胸口像被巨石压住,连呼吸都带着冰凉的苦涩——完了,老师这些年的苦心,全白费了。

他想起昨夜守在谢渊病榻前的光景:老尚书枯瘦的手紧紧攥着他的手腕,指腹的茧子蹭得他生疼,咳着说“兵部是国之枢机,稳住这里,便是稳住江山”

,眼神里的托付重得像山;想起今早去兵符库房查验,谢渊特意交代“非成武帝手谕或我亲笔勘合,任何人不得调一兵一卒”

,那时还侥幸想着,能撑到成武帝龙体好转,能等得及杨武的边军回援。

可如今,南宫宫门已破,萧桓入主奉天殿,秦云倒戈,周瑞资敌,这局势哪里是他一个从六品的主事能拦得住的?“老师……”

于科喉间溢出一声低喃,眼底泛起红血丝,他仿佛能看到谢渊在奉天殿面对逆党刀光的模样,那位一生忠勤、身历三朝的老尚书,怕是要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击垮。

窗外的风雪更紧了,刮得窗纸“呜呜”

作响,像无数冤魂在哭嚎。

于科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闭上眼——此刻不是慌乱的时候,谢渊教过他“乱局之中,守心为要”

,兵部是国之命脉,即便朝局已乱,边镇的军报不能断,库房的兵符不能丢,值守的吏员不能散。

他弯腰捡起地上的《军报》,指尖因用力而颤抖,指腹蹭过谢渊的朱笔批注,忽然想起老师说的“军防无小事,一笺一墨皆系民生”

他咬着牙将散落的纸页归拢整齐,分门别类叠好:边镇急件放左,京营文书放右,待批复的单独摞在案角,动作虽慢,却越来越稳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于主事,”

库房吏员的声音在门口响起,带着怯意,“外面都在传……太上皇复位了,要不要……要不要把兵符取出来?万一石崇大人派人来要……”

于科猛地抬头,眼神瞬间锐利起来,方才的慌乱已被压下去,只剩职司带来的坚定:“不行!”

他走到库房门口,望着那扇沉重的铁柜——里面锁着京营、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