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斜视过尔曹。
尔等命如阶前雪,我脚碾之如尘飘!
昔日规锁我如狗,今日我把规来烧!
成武律?兵部条?
挡我龙途皆可销!
奉天近!
奉天遥!
遥见琉璃瓦上霄,丹陛积雪白如膏。
此去不为温良主,为斩荆棘为夺朝。
斩那扣粮的刘焕,斩那附逆的周显,
斩那昔日构陷客,斩那墙头两面苗!
不是我心多狠戾,是这江山欠我刀!
多年幽禁磨成铁,柔肠早化血中烧。
铁律牢?铁律牢?
狠戾为锤可摧凋!
雪风啸!
雪风啸!
吹我袍角卷我旓,东华门后鬼哭号。
我持诏书向天问,谁还敢把我来嘲?
昔日明君今不在,只留龙怒震云宵。
挡我者死,顺我者饶,
这声杀歌唱到晓,
杀尽奸佞杀尽妖,
再铸江山换新朝!
雪未消!
恨未消!
刀上寒芒未肯凋,龙靴踏雪向丹墀。
东华门内一滴血,是我重掌乾坤兆。
莫笑我杀心太重,莫怪我狠戾难消——
不是人间无温厚,是温厚换不来龙袍!
从今我立新规制,我命即为天下条!
朱门再无呜咽声,只有龙威贯碧霄!
这曲杀歌传千古,
记我萧桓破牢潮!
南宫门外,风雪卷着碎木残渣打旋。
魏奉先(从九品太监,萧桓南宫亲信)捧着一卷明黄绫锦诏书,双手微微颤抖——诏书乃诏狱署提督徐靖(从二品)亲书隶书,字迹娟秀却透着刻意的庄重,绫锦边缘绣着简化的“大吴龙纹”
,墨痕是朱砂调蜜,在风雪中泛着冷光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他躬身立于萧桓面前三步外,甲胄碰撞声、风雪呼啸声渐歇,百余名镇刑司密探与诏狱死士屏息静立。
魏奉先清了清早已冻哑的嗓子,展开诏书,尖细的声音穿透寒雾:
魏奉先(从九品太监)捧着那卷明黄绫锦诏书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,指尖死死抠着轴头的云龙纹——这诏书是诏狱署提督徐靖(从二品)亲书的隶书,笔锋虽娟秀,字里行间却藏着刀光。
他躬身立在南宫残门前,寒风卷着碎雪打在脸上,冻得脸颊僵,却不敢有半分晃动,清了清早已哑的嗓子,高声唱诵: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
朕,萧桓,永熙帝嫡孙、德佑朝旧主也。
昔年临朝,躬行仁政,未尝有负社稷、有愧兆民。
不意奸佞构陷,罗织‘通敌’罪名,夺朕玺绶,幽禁南宫。
七载寒榻无温,残烛映泪;日对断墙思祖训,夜枕旧诏忆先皇。
然《大吴祖训?嫡统篇》所载‘长房承继、万世不易’之礼未废,京畿兆民‘盼主归位’之望未绝,边戍将士‘遥叩宫墙’之忠未改。
今镇刑司副提督石崇(从二品)、诏狱署提督徐靖(从二品),感天命眷顾、民心所向,率镇刑司旧部密探、诏狱死士,沥血上表劝进;吏部尚书李嵩(正二品)、户部尚书刘焕(正二品),协心同力,备銮驾、整仪仗,于午门聚百官候迎;京营副将秦云(字飞虎)、玄夜卫指挥使周显(从一品),谨守臣节,开正阳门暗门、锢北司暗探,为朕清道护驾。
谢太保渊(正一品太保兼兵部尚书),以‘边尘未靖、京营待稳’暂按兵戈,疏请朕以社稷为重,早归大位以安天下。
朕览表流涕,念及大吴三百年基业系于一线,忍七年幽愤,承先帝之灵、顺兆民之愿,即皇帝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