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5章 公言社稷为根本岂为私议乱襟期(2 / 6)

院密探,只等萧桓复位,就拿谢大人问罪’。

大人,这流言定是石崇故意传的,您不可不防!”

他的声音压得低,却难掩急切,指尖因紧张攥得白。

谢渊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,茶盖碰撞盏沿出轻响:“我知道是石崇传的。

他想借流言乱京营军心,逼我分心防他,好趁机举事。”

他早从秦飞的密报里得知,石崇令理刑院密探科吏员扮成百姓,在市井传谣,甚至给兵部小吏塞银子,让他们在衙署内散布“谢渊失势”

的言论。

幕僚急道:“大人既知,为何不令玄夜卫捕传谣的吏员?再放任下去,京营兵卒恐生乱,户部、工部的同僚也会疑您,到时候石崇再联合旧党难,您就被动了!”

他以为谢渊未察觉流言的危害,却不知谢渊早已洞悉,只是另有考量。

谢渊将茶盏放在案上,翻开《宣府卫粮饷册》,指尖落在“李默”

的名字上:“你可知石崇为何偏要传‘萧桓复位’的流言?”

幕僚摇头,谢渊继续道:“李默贪墨粮饷案,石崇想借‘萧桓复位’逼我斩李默——李默是岳峰旧部,若我斩他,边将寒心;若我不斩,石崇就说我‘徇私护短’,再借流言说‘谢渊不遵故君意’,逼我陷入两难。”

他顿了顿,指尖划过“多领五百石粮”

的朱批:“昨日陈忠(正三品户部侍郎)报,李默藏粮的私宅,是石崇的远房亲戚所赠;帮李默运粮的亲兵,有三个是理刑院密探科的旧吏——石崇早把李默拉进旧党,若我斩李默,就断了边军里唯一能牵制旧党的人;若我不斩,李默就会被石崇逼得反戈,咬我‘纵容贪腐’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幕僚这才明白,流言背后藏着石崇的连环计,惊道:“大人,那李默的案该如何办?若按律斩,恐中石崇的计;若不斩,又难堵悠悠众口。”

谢渊道:“陈忠已追回粮,我批了‘革职流放’——既按律惩了贪腐,又没斩边将,不会寒军心。

至于石崇的流言,我已令杨武(正三品兵部侍郎)给京营兵卒放半日假,让他们回家听家人说‘粮价稳、边军安’,流言自会散。”

他深知“堵不如疏”

,强行捕传谣者,反而会让流言更盛,不如用民生安稳破之。

“大人,杨侍郎来了,说京营前营的兵卒因流言,有十几个想辞役。”

书吏的禀报打断了两人的对话,杨武快步走进来,脸上带着焦虑,手里拿着一卷《京营兵卒辞役文书》:“大人,前营兵卒张三等十一人递了辞役申请,说‘怕萧桓复位后被清算’,连秦云副将(京营副将,字飞虎)都压不住。”

谢渊接过文书,翻到“张三”

的名字,见旁边注着“德胜门之战伤左臂”

,眉头微蹙:“张三是老兵,当年德胜门之战立过功,怎么也信流言?”

杨武道:“昨日理刑院的吏员扮成货郎,到前营外的市集传谣,说‘萧桓复位后,要斩所有跟着谢大人守德胜门的兵卒’,张三他们信了,才要辞役。

秦云副将想把传谣的货郎抓起来,却被理刑院的吏员拦了,说‘货郎是良民,理刑院管缉捕,轮不到京营插手’。”

这话里的“官官相护”

,谁都听得明白——理刑院护着传谣的吏员,就是为了让流言继续扩散。

谢渊冷笑一声:“理刑院倒会越权。

杨武,你去告诉秦云,让他别跟理刑院的吏员争执,就说‘辞役需兵部批,让张三他们来兵部见我’。

另外,你令京营各营,今日正午加一顿肉菜,给兵卒们说‘这是边军送来的谢礼,谢他们守京师辛苦’,用实利安军心。”

杨武一愣,随即明白—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