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4章 严定米标堵邪径三方核验除奸弊热血护仓稊(2 / 7)

亲兵的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谨慎。

谢渊将两袋米推至案角,用布盖好——沈毅是元兴朝老臣之后,曾随元兴帝萧珏巡江南漕运,能辨米质优劣,更懂江南漕官的运作暗线,派他微服,最是稳妥。

沈毅走进衙署时,身着玄色劲装,腰间佩着短刀,眼神锐利如鹰。

“末将沈毅,参见大人。”

他躬身行礼,声音沉稳,无半分多余的话。

谢渊起身,示意亲兵退下,走到沈毅面前,掀开案角的布,露出两袋米:“沈经历,你看这两袋米,有何不同?”

沈毅上前,捻起江南漕米细看,又闻了闻,眉头皱起:“回大人,这袋江南米,是‘潮次米’——去年受潮霉变后烘干,又掺了沙粒增重,按《大吴漕粮规制》,此等米质不得充作边军漕粮;而这袋元兴朝样本,是‘上白米’,乃江南漕粮的定例标准,两者差若天渊。”

他的指尖捏碎一粒潮次米,里面竟藏着细小虫蛀的痕迹,“大人是疑江南漕粮掺假?”

谢渊点头,将粮官的密报递给他:“边军士卒食此米腹胀,若长期食用,恐伤士气。

漕粮亏空案虽结,可官绅若仍掺假,边军终受其害。

我欲派你微服赴江南,假‘苏州粮商’之名,查探士绅与漕官如何勾结掺假,需带回密报与米样,且不可暴露身份——江南漕官多是刘焕亲信,官官相护,你此行凶险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沈毅接过密报,指尖捏紧,眼神坚定:“大人放心,末将曾随元兴帝巡漕,识得江南士绅的‘吴郡堂’标识,也知漕官核验的暗语。

此行定不负所托,拿获实证,绝不让官绅欺瞒朝廷,苦了边军士卒。”

谢渊从袖中取出一块银锭与一张“苏州恒昌票号”

的兑票:“这是盘缠,若遇危险,可持此票号找玄夜卫江南分司接应。

记住,安全第一,实证第二,若事不可为,即刻返回。”

沈毅出第三日,户部侍郎陈忠便登门“探望”

他身着绯色官袍,手里捧着一盒“江南新茶”

,目光却频频扫向衙署的案角,似在找什么。

“谢大人,听闻您近日关注漕粮米质,下官特来送些江南新茶,也想问问,是否需户部派官协助核验?”

陈忠的声音带着试探,指尖在茶盒上反复摩挲。

谢渊知道,陈忠是刘焕的门生,定是察觉了什么,来探口风。

他端起茶盏,却不饮,目光落在陈忠的袖口——那里沾着些许米屑,显是刚从漕粮码头过来。

“陈侍郎有心了,米质核验自有粮官负责,不必劳烦户部。”

谢渊的声音平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距离,“倒是侍郎近日频繁出入漕运码头,可是在督查米质?”

陈忠脸色微变,忙道:“下官只是例行巡查,江南米质确因去年多雨略差,还请大人勿疑。”

谢渊冷笑,指尖敲击案面:“若只是略差,为何边军士卒食后腹胀?陈侍郎,《大吴漕粮规制》载‘漕米需达上白米标准,掺次米一成者,漕官革职’,你既巡查,为何不纠?”

陈忠被问得语塞,只反复道:“下官……下官会再查。”

起身告辞时,脚步竟有些慌乱。

送走陈忠,谢渊召来秦飞:“沈毅已入江南,陈忠却来探口风,定是刘焕察觉了。

你即刻传信给玄夜卫江南分司,让他们暗中保护沈毅,若有漕官跟踪,务必暗中化解,绝不能让沈毅暴露。”

秦飞躬身应道:“大人放心,江南分司已布下暗哨,定保沈经历安全。”

谢渊走到案前,看着元兴朝的米样,心中涌起一股担忧——沈毅在明,官绅在暗,江南的水,比他想的更深。<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