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7章 直臣立甲寒如铸(3 / 6)

为日后复立太子留后路。

张文犹豫了:“军政全由大人掌,恐萧恪殿下有异议……”

“异议?”

谢渊打断他,“若萧恪真心为社稷,而非为夺权,便不会在意军政归属;若他在意,那这监国之位,便更不能给他!”

李太后见谢渊松口,忙道:“哀家准了!

就按谢卿的条件加进去,只要能保烨儿安全,哀家什么都答应!”

张文无奈,只能命人修改文书,谢渊则趁机对秦飞使了个眼色——秦飞会意,悄然退去,去查萧恪与旧党的联络证据。

文书修改完毕,谢渊接过笔,却迟迟不落下。

他望着文书上“嫡长暂避,长君监国”

的字句,想起岳峰战死前“护社稷、护士卒”

的遗言,想起宣府卫士卒家书中“盼安稳”

的字句,心中涌起一股沉重——这一笔落下,虽为权宜之计,却也是对祖训的妥协,对旧党的退让。

可他知道,若不落下,今日便走不出慈宁宫,太子的安全、京师的安稳,都会陷入更大的危机。

夜漏六刻,谢渊的笔终于落下,墨汁在“谢渊”

二字上晕开,像一滴无奈的泪。

张文接过文书,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:“谢大人明智!

臣这就去奏请陛下,定能稳住局势!”

说着便匆匆离去,榻后的近侍也跟着退下,想来是去给旧党报信。

李太后松了口气,对谢渊道:“谢卿,委屈你了,他日定让烨儿记着你的功。”

谢渊躬身道:“太后言重了,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。”

可他的心中,却像压了块巨石——他知道,旧党不会满足于萧恪监国,接下来,定会想办法削他的军政权,一场更大的博弈,才刚刚开始。

离开慈宁宫,秦飞早已在宫墙外等候,手里捧着一份密报:“大人,查到了!

萧恪府昨夜有旧党送来的密函,里面写着‘若谢渊附名,便借监国之权削其军政;若不附名,便诬告他‘抗旨谋逆’,已由张启主事核验笔迹,是张文亲笔!”

谢渊接过密报,冷笑一声:“果然如此!

张文以为拿了文书就能夺权,却不知臣早已布下眼线。

秦飞,你即刻带玄夜卫去张文府,搜他与萧恪的密函,再去理刑院,查刘承(理刑院佥事,旧党)是否参与伪造流言,务必在三日之内,拿到他们谋逆的实据!”

夜漏七刻,谢渊返回兵部衙署,杨武已在案前等候,手里捧着《团营布防图》:“大人,您密令的‘九门布防加强’已安排妥当,岳将军亲自守安定门,确保不会有乱兵入城。”

谢渊接过布防图,指尖划过安定门的标记——岳谦是岳峰之子,忠勇可靠,有他守着,京师内城便无虞。

“另外,”

杨武压低声音,“户部陈忠侍郎送来消息,刘焕旧党近日在私运粮草,似在为旧党兵变做准备,要不要先拿下?”

谢渊摇头:“不忙,先盯着,等拿到他们与萧恪、张文的联络证据,一并拿下,一网打尽。”

他走到窗前,望着慈宁宫的方向——那里的烛火还亮着,李太后或许以为局势已稳,却不知旧党正在暗处磨刀。

他想起方才画押的文书,想起太后的恳求,想起旧党的阴谋,心中愈坚定:他这一步“妥协”

,不是认输,而是为了更好的反击,为了保住太子,保住社稷,哪怕背上“篡改祖训”

的骂名,也在所不惜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夜漏八刻,玄夜卫送来新的消息:“大人,张文回到府中后,即刻与刘承密谈,说‘谢渊已附名,三日内便可削其军政权’,还计划在五日后‘请太上皇临朝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