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7章 直臣立甲寒如铸(2 / 6)

p>

夜漏三刻,李太后的哭声渐歇,却仍攥着谢渊的袖角不放:“谢卿,哀家知道你护着烨儿,可旧党说‘烨儿年幼,恐难撑住大局,不如立恪儿(太上皇子),暂掌朝政,待烨儿长成再还位’,你说……哀家该信吗?”

这话如重锤砸在谢渊心上——果然是易储!

旧党借“夺门之变”

流言,逼太后动“废嫡立庶”

的念头,而他,正是旧党要拉拢或打压的关键。

谢渊缓缓抽回袖角,目光落在矮几的《皇吴祖训》上:“太后,祖训章‘立嫡以长,固国本’,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,历代帝系皆遵此制。

太上皇子萧恪虽年长,却非嫡出,若废嫡立庶,恐引宗室纷争,反而给旧党可乘之机,那才是真的‘夺门之变’的祸根。”

他刻意点出“旧党”

,观察太后的神色——太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,似有犹豫,却又很快黯淡:“可……可流言说你掌着军政,若你不支持,恪儿也难立;若你支持,烨儿……”

“太后!”

谢渊打断她,声音提高了几分,“臣掌军政,是为护社稷,非为支持某一位皇子!

太子萧烨是嫡长,是国本,臣定护他;但若有人借‘易储’谋私,动摇社稷,臣也定不饶!”

他的话掷地有声,烛火被震得微微晃动,太后的身子僵了一下,榻后忽然传来轻响——谢渊眼角余光瞥见一道人影闪过,是太后的近侍,想来是旧党安插的眼线,正等着传他的话给张文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夜漏四刻,张文突然闯入慈宁宫,身着正三品吏部侍郎官袍,手里捧着一卷黄麻文书,神色急切:“太后!

谢大人!

臣刚收到旧党密报,说玄夜卫副指挥使已与太上皇近侍接触,三日内便要‘夺门’!

为保太子安全,臣等拟了《请立太上皇子萧恪监国疏》,请太后、谢大人附名!”

他将文书递到案上,开篇便引“祖训‘国有危难,可择长君’”

,中段却暗嵌“太子年幼,需长君辅政”

之语,字里行间皆藏“废嫡立庶”

之意。

谢渊的指尖按在文书上,纸页尚润,显是仓促写就,墨迹里还沾着些许墨渣——张文定是早有准备,就等太后开口,逼他附名。

“张大人,”

谢渊冷笑,“祖训‘国有危难,可择长君’,前提是‘嫡长不存’,如今太子健在,何来‘择长君’之说?你这文书,是篡改祖训,还是故意曲解?”

张文脸色微沉:“谢大人是想抗旨不遵?太后也担忧太子安全,难道大人要置太子于不顾?”

李太后此时叹了口气:“谢卿,哀家知道你守祖训,可眼下流言汹汹,若不立恪儿监国,恐真有乱子。

你就……就附个名吧,等局势稳了,再让恪儿还位给烨儿,可好?”

太后的声音带着恳求,榻后的近侍也适时开口:“谢大人,太后都话了,您若不附名,他日真有夺门之变,您担得起这个责吗?”

谢渊的指节在文书上攥得白——他知道,此刻若强硬拒签,不仅会惹恼太后,还会给旧党“抗旨护权”

的口实;可若附名,又违祖训,更给旧党夺权铺路,陷入两难。

夜漏五刻,谢渊忽然开口:“要臣附名可以,但臣有两个条件。”

张文眼中闪过喜色,忙道:“大人请讲!”

“第一,立萧恪监国可以,但需在文书中写明‘监国期间,军政仍由臣掌,萧恪不得干预调兵’;第二,玄夜卫需全程监督萧恪府,若其与旧党联络,即刻终止监国之权,复立太子。”

谢渊的条件直击要害——他要保住军政权,防止萧恪与旧党勾结夺权,更要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