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3章 忠臣持铁律锋芒触权纲(1 / 6)

卷语

《大吴会典?职官志》载:“太保兼兵部尚书,掌全国军政,加御史台衔则监百官,权柄之重,近于宰辅。

成武朝,谢渊居此职,整军器、汰老弱、拒勋贵,功着于朝,然权盛则遭忌,帝心亦难测。”

成武二十一年未时,萧栎(代宗原型)于御花园弈棋,对近侍李德全言“谢渊虽忠,锋芒太露”

,手中棋子悬于棋盘之上,迟迟未落。

此时,吏部尚书李嵩已联同礼部尚书王瑾递上“谢渊兼掌军政监察,权逾旧制”

的弹劾折,暗指其“功高震主”

;玄夜卫亦密报“谢渊深得边军与京营士卒拥戴,每逢操练,士卒高呼其名”

萧栎之犹豫,非疑谢渊之忠,实惧其“锋芒”

引勋贵联手反扑,更忧“军权与监察权集于一身”

动摇皇权——此乃封建帝王“用才而防才”

的固有困境,暗合明代景泰帝对于谦“倚其守京师,又忌其权重”

的历史实态,更揭朝堂权力博弈中“忠奸难辨、利弊难衡”

的黑暗潜规则。

御苑棋声静,帝心暗忖量。

忠臣持铁律,锋芒触权纲。

勋贵藏私怨,密折构嫌殃。

一子悬未落,江山重若霜。

未时初刻,御花园的紫藤架下,青石板铺就的棋坪上摆着一局残棋。

萧栎身着明黄常服,袖口绣着暗纹龙纹,却未系玉带,显得比朝时随意些。

他手中捏着一枚黑子,指尖在棋子上反复摩挲,目光落在棋盘“卧槽马”

的位置——那是谢渊昨日陪弈时落下的棋路,当时谢渊直言“此招虽险,却能破局”

,如今想来,倒像极了他整饬团营的路数:不顾勋贵阻挠,硬是以“汰老弱、补精锐”

破了积弊,却也把自己推到了“锋芒太露”

的境地。

“陛下,天快阴了,要不要移到暖阁去弈?”

李德全躬着身子,声音压得极低,眼角余光瞥着萧栎手中悬而不落的棋子。

他跟随萧栎多年,深知帝王此刻的犹豫绝非为棋——方才入苑前,吏部尚书李嵩的亲信已在宫门外递了密折,虽未亲见,却也能猜到是弹劾谢渊的;玄夜卫指挥使周显亦派人来报,说京营操练时,有士卒高呼“谢大人万岁”

,虽已当场喝止,却恐传至陛下耳中。

萧栎未应,只缓缓抬眼,望向紫藤架外的宫墙。

墙根下的秋草已有些枯黄,风一吹,便簌簌地落进砖缝里。

他忽然想起上月团营校场的景象:谢渊站在高台上,手持《操典》高声宣读,台下士卒齐声呼应,那声浪震得宫墙都似在颤——彼时他虽赞谢渊“治军有方”

,心中却已掠过一丝隐忧:士卒敬臣过于敬君,非社稷之福。

未时三刻,萧栎终于开口,声音轻得似被风吹散:“李德全,你说,谢渊此人,忠否?”

李德全心中一紧,忙躬身回道:“陛下圣明,谢大人守安定门时,亲登城楼督战,箭矢擦过衣襟仍不退;整军器库时,拒英国公黄金百两,赃物充军饷——此等忠勇,朝野共见。”

他不敢说“锋芒”

二字,只捡着谢渊的功绩说,生怕触到帝王的忌讳。

萧栎闻言,嘴角牵起一丝淡笑,将黑子落在棋盘“士”

的位置,却不是为护“将”

,反倒像是给“卧槽马”

留了条退路。

“忠是忠,”

他语气沉了沉,“可他太刚了。”

话音刚落,远处传来内侍的脚步声,捧着一叠奏折躬身近前:“陛下,吏部李尚书、礼部王尚书的折子,还有玄夜卫的密报。”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