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
按此法装填,战时能多打两炮,定能打退瓦剌!”
谢渊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好好练,日后京师的安危,就靠你们了!”
一名将领上前,躬身道:“大人,《操典》中的‘夜战警戒规’太实用了,去年我们在宣府卫夜战,就是因警戒不到位,被瓦剌偷袭,若早有此规,定不会吃亏!”
谢渊笑道:“这便是编撰《操典》的目的——让团营士卒少走弯路,多打胜仗。”
此时,杨武赶来,递上一份名册:“大人,留营士卒的考核标准已制定完毕,包括‘射箭五十步内中靶十中六’‘举重三十斤行走百步’‘背诵《操典》三条’,您过目。”
谢渊接过名册,翻看后点头:“标准可行,既不苛刻,也不宽松,三日后考核,务必公正,不许徇私。”
未时初刻,谢渊返回兵部,将《团营整训奏疏》整理完毕,详细记录了“汰老弱三千、补精锐两千、颁《操典》、定考核”
等事,准备明日呈给萧栎。
杨武走进来,道:“大人,杂役营的老卒都在学习《操典》,有的还主动帮着教新卒认字数,气氛很好;边军精锐也与团营老卒相处融洽,没有出现冲突。”
谢渊欣慰道:“这便好,团营的根基,不仅在精锐,更在人心齐。”
秦飞送来密报:“大人,玄夜卫查到,吏部尚书李嵩私下召集几名文官,商议‘奏请陛下,让文官参与团营将领考核’,似还不死心。”
谢渊冷笑:“他若敢奏,我便以‘文官干预军政’驳他,有《大吴会典》为据,他讨不到好。”
他顿了顿,又道:“你让密探继续盯着,若李嵩有伪造证据、拉拢其他文官的举动,即刻禀报。”
未时三刻,谢渊前往杂役营视察,见老卒们正围着一本《操典》,由一名识字的老卒读给大家听,其他人听得认真,不时提问。
“大人来了!”
有人喊道,老卒们纷纷起身行礼。
谢渊摆手:“不必多礼,你们学得如何?”
一名老卒道:“回大人,《操典》里的‘夜战警戒规’,老奴听懂了,日后若有夜袭,老奴便知道该如何报信!”
谢渊点头:“很好,你们虽在杂役营,却是团营的后盾,不可轻视。”
离开杂役营,谢渊又去了新威营的兵器库,见工部送来的新佛郎机炮已入库,每门炮上都刻着“成武二十一年?军器局造”
,旁边堆放着新的炮弹。
工部侍郎周瑞正在清点,见谢渊前来,躬身道:“大人,按您的要求,这批炮比往日的轻了三十斤,便于机动,射程也远了五十步,您要不要试试?”
谢渊点头:“好,明日让边军精锐试射,看看效果。”
申时初刻,谢渊在兵部召开将领会议,各营将领都到齐了,手中捧着《操典》,脸上带着认真。
谢渊道:“今日整训,只是团营中兴的第一步,三日后考核将领《操典》掌握情况,一月后考核士卒体能、武艺,不合格者,将领降职,士卒转入杂役营——我知道,有些将领是勋贵举荐的,但在团营,只看能力,不看背景!”
一名将领起身道:“大人,末将是英国公举荐的,但末将愿遵《操典》,认真考核,若不合格,甘当普通士卒!”
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:“末将遵令!”
谢渊点头:“好!
只要你们用心,团营定会变强,日后建功立业,陛下定不会亏待你们!”
片尾
会议结束后,岳谦留下,低声道:“大人,英国公府派人送来请柬,邀您明日赴宴,似想缓和关系。”
谢渊冷笑:“他是怕我继续整训,断了他的私财路。
你替我回复,就说‘团营整训繁忙,无暇赴宴’——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