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定将补给送来!”
待陈忠离去,杨武低声道:“大人,您早有准备?”
谢渊点头:“勋贵阻挠,无非是吏部卡核验、户部拖粮饷,我若不提前备好先帝遗训、战功奏报,今日整训恐难落地。”
巳时三刻,户部送来粮饷补给,边军精锐领到新的米粮、布匹,脸上露出笑容;汰除的老卒也拿到抚恤银,有的收拾行李准备返乡,有的则去杂役营报到。
谢渊让人抬来一箱新编《团营操典》,每本都用桑皮纸装订,封面写着“神武皇帝遗训?军法篇”
,内页是谢渊亲自批注的“实战要则”
——包括“佛郎机炮快装填法”
“步兵阵列协同术”
“夜战警戒规”
等,皆为边军实战经验总结。
“岳将军,杨侍郎,”
谢渊取出两本《操典》,递给他二人,“此《操典》以神武皇帝‘军无定员,唯才是举’为纲,结合边军实战经验编撰,你二人需组织各营将领学习,三日后考核,不合格者不得领兵!”
二人躬身接过,岳谦道:“大人放心,定让各营将领吃透《操典》,绝不含糊!”
谢渊走上高台,拿起一本《操典》,高声宣读:“《团营操典》第一条:凡入营者,无论出身贵贱、是否世袭,皆需每日操练两个时辰,体能不达标者,罚站岗一个时辰;第二条:战时需听令而行,擅自退后者,斩;第三条:私吞军饷、损坏军器者,按《大吴律》严惩,勋贵子弟亦不例外!”
声音洪亮,震得校场黄土微微颤动,台下士卒们皆屏息倾听,眼神越来越坚定——他们知道,这《操典》不是摆设,是真能让团营变强的规矩。
一名团营老卒走上前,躬身道:“大人,老奴虽入杂役营,却也想学习《操典》,日后若有战事,老奴愿烧火做饭、运送弹药,为大吴出份力!”
谢渊心中一暖,递给他一本《操典》:“好!
只要有心为大吴效力,无论在何岗位,都是好兵!”
其他老卒见状,也纷纷上前求《操典》,校场上的气氛愈热烈。
午时初刻,萧栎派内侍前来慰问,传旨道:“陛下闻团营整训顺利,甚慰,特赐酒肉五十斤,犒劳边军精锐与留营士卒!”
士卒们闻言,齐声高呼:“陛下万岁!
谢大人万岁!”
谢渊躬身接旨:“臣代团营士卒,谢陛下恩典!”
内侍笑道:“谢大人整顿团营,陛下都看在眼里,若有勋贵再阻挠,陛下定会为大人做主!”
待内侍离去,谢渊望着校场上的景象——边军精锐在岳谦的带领下操练阵列,步伐整齐;留营士卒在杨武的指导下学习《操典》,神情专注;杂役营的老卒则在打扫校场,收拾兵器——心中涌起一阵灼热。
他知道,今日整训只是开始,勋贵们定还会找机会反扑,但只要有《操典》为纲、有边军精锐为骨、有士卒的信任为基,团营终会成为守护京师的精锐之师。
秦飞匆匆赶来,躬身道:“大人,玄夜卫密探查到,英国公府派人去吏部,想让张文再找借口拖延将领考核,却被张文以‘谢大人有陛下朱批’拒绝;魏国公府也派人去户部,刘焕却称‘粮饷已拨,无可再拖’——勋贵的阻挠,暂时歇了!”
谢渊点头:“他们只是暂时歇了,日后还会再来。
你继续盯着,若有异动,即刻禀报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午时三刻,谢渊巡查至新威营,见边军精锐正在操练佛郎机炮,一名士卒正按《操典》中的“快装填法”
操作,比往日快了近一倍。
谢渊走上前,问道:“此法好用否?”
士卒高声道:“回大人,好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