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5章 琼筵争誉闹哄哄谁念疆场血染红(5 / 9)

传旨,将萧策削爵夺产,打入诏狱,交刑部严审!

其党羽一律革职查办!”

谢渊躬身道:“陛下圣明。

此举不仅能肃清构陷之徒,更能震慑勋贵集团,杜绝冒功、构陷等弊事。”

萧栎看着谢渊,眼中满是信任:“谢卿,若不是你清正廉明、证据确凿,朕险些错怪了你。

以后军政、监察之事,仍需你多费心。”

谢渊道:“臣定不负陛下所托,为大吴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
萧策案审结后,谢渊趁机推动修订《战功核录条例》。

他结合此次核查的经验,在条例中明确规定:“战功核录需经三线核验——一线将领呈报、兵部复核、御史台督查,三者缺一不可;勋贵子弟战功需由非亲信将领交叉核验;阵亡士卒需详细登记姓名、籍贯、家属信息,由兵部存档,定期核查;冒领军功者,除本人受罚外,举荐者与核验者一并追责。”

条例修订完毕后,谢渊呈给萧栎御批。

萧栎看后,满意道:“此条例周密严谨,可颁布全国推行。

谢卿,你为大吴的功赏制度完善立下不世之功,朕欲再加封你为‘太傅’,兼领内阁事务,总揽朝政。”

谢渊连忙躬身推辞:“陛下,臣已掌兵部与御史台,若再兼领内阁,权柄过重,恐遭朝野非议,亦不符‘分权制衡’之祖制。

且臣出身行伍,于内阁机务不甚精通,恐难胜任。

恳请陛下另选贤能,臣愿专注军政与监察,为陛下守护好大吴的边防与吏治。”

萧栎看着谢渊眼中的坚定,知道他并非故作谦逊,而是真心为朝堂稳定着想,心中愈敬佩:“既如此,朕不勉强你。

但赏不可少,赐你‘免死铁券’一面,可免你及子孙一次死罪;另赐良田两千亩,用于赡养德胜门阵亡士卒家属。”

谢渊接过免死铁券,心中五味杂陈——这铁券既是帝王的信任,也是沉甸甸的责任。

他再次躬身:“陛下,良田臣恳请转赐德胜门阵亡士卒家属,臣家中尚有薄田,足以度日。

免死铁券臣收下,但臣此生只求问心无愧,绝不会用它来抵偿过错。”

萧栎点头:“准你所请。

德胜门阵亡士卒家属之事,便交由你全权处置。”

离开乾清宫,谢渊立刻命杨武将赏赐的良田分配给阵亡士卒家属,并派人前往各地督查,确保抚恤银足额放。

然而,半月后,却有十余名士卒家属来到御史台上访,哭诉说地方官克扣了他们的抚恤银,仅放了半数。

谢渊心中震怒,当即命秦飞率玄夜卫前往地方核查。

三日后,秦飞回报:“大人,克扣抚恤银的是顺天府知府刘全,他是前吏部尚书李嵩的门生,与张文过从甚密,此次共克扣抚恤银五千两,分赃给了张文及当地乡绅。”

谢渊气得浑身抖——这些人竟连阵亡士卒的抚恤银都敢克扣,简直丧心病狂!

他当即带着证据入宫,向萧栎奏报此事。

萧栎听后,怒不可遏:“刘全、张文竟敢如此大胆!

谢卿,命你即刻将二人拿下,交刑部严审,追缴克扣的抚恤银,严惩不贷!”

谢渊领旨,命秦飞即刻逮捕刘全、张文。

经审讯,二人对克扣抚恤银之事供认不讳,还招出了其他三名参与分赃的地方官。

谢渊命人将克扣的抚恤银全部追缴,放给家属,并将刘全、张文等人判处流放,永不录用。

此事过后,朝野上下震动,再也无人敢轻视战功核验与抚恤放之事。

《战功核录条例》的推行也愈顺利,各地将领与官员都严格按照条例执行,功赏不公的现象大幅减少。

成武九年秋,谢渊奉命前往宣府卫巡查边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