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7章 丹陛争锋气凛然孤臣持据斥庸顽(1 / 7)

卷语

《大吴会典?户部志》载:“边军粮草调度,需遵‘急则三日必达,缓则七日为期’之制,户部掌统筹,兵部掌催督,御史台掌监察,违者以‘延误军机’论罪。”

宣府卫遭瓦剌游骑突袭,粮道暂断,急奏京师请拨粮草。

帝萧栎命户部三日内调拨粮草五千石驰援,然户部尚书刘焕以“粮库盘点”

为由拖延,至第四日方启运,致宣府卫士卒断粮半日。

朝会之上,正一品太保兼御史大夫谢渊执确凿证据,与刘焕当庭对质。

此案非仅粮草之争,实为谢渊对“户部失职”

的追责,亦为对“文臣相护”

积弊的冲击,暗合明代“于谦督粮劾失职”

之史实,尽显封建朝堂“粮草即命脉,延误即重罪”

的严峻性。

丹陛争锋气凛然,孤臣持据斥庸顽。

粮车迟滞三军急,案牍分明百弊显。

掷盏狂言遮过失,秉心直语揭奸贪。

莫欺边徼无凭证,自有青史记忠奸。

太和殿的金砖被晨光镀上一层冷白,谢渊立于武臣列,左手按在袖中那卷厚厚的证据上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
袖内是三份关键证物:宣府卫总兵亲笔签署的《粮草告急疏》,落款为“成武十三年六月十二日卯时”

;兵部出的《催粮咨文》,盖有兵部朱印,日期为“六月十二日午时”

;以及玄夜卫北司送来的《驿站传递记录》,清晰标注着户部收到咨文的时间——“六月十二日酉时”

三日前,宣府卫传来急报:瓦剌游骑袭扰独石口,焚毁粮站三座,剩余粮草仅够支撑两日。

萧栎当即召集群臣议事,命户部于三日内调拨五千石粮草,由京营护送驰援。

谢渊亲往户部督办,刘焕却以“夏粮刚入仓,需盘点核数,恐有误漏”

为由推脱,只说“尽力而为”

彼时谢渊便觉不安,暗中命秦飞派玄夜卫校尉监视户部粮库及驿站动向,果不其然,直至六月十五日辰时,粮草才从京郊粮库启运,比限期整整延误三日。

“陛下驾临——”

内侍的唱喏声打断了谢渊的思绪。

他随众屈膝,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,心中却燃着一团火。

宣府卫密报称,因粮草延误,十六日清晨士卒已断粮,不得不宰杀军马充饥,若再晚一日,恐生哗变。

此等因户部失职引的危机,若不严惩,日后边军粮草调度将愈松弛,边防危矣。

萧栎坐定龙椅,目光扫过群臣:“宣府卫急报,瓦剌游骑已退,然粮草延误之事,需彻查问责。

户部,刘焕,你先奏报粮草调度详情。”

刘焕出列躬身,语气从容:“陛下,臣接旨后即刻安排盘点粮库,因夏粮入库繁杂,至十四日方核清数目,十五日辰时启运,十六日午后已抵宣府卫,未误大事。”

谢渊心中冷笑——“未误大事”

四字何其轻巧!

他深吸一口气,在刘焕退下的瞬间,跨步而出:“陛下,刘尚书所言不实!

此次粮草调度,延误整整三日,险些酿成边军哗变,臣有确凿证据,请陛下御览!”

满殿皆惊。

吏部侍郎张文立刻出列:“谢大人,刘尚书素以谨慎着称,岂能无故延误?恐是你误会了盘点流程。”

礼部尚书王瑾亦附和:“粮草盘点关乎国本,需细致入微,延误一两日在所难免,谢大人不必苛责。”

谢渊清楚,张文是刘焕的儿女亲家,王瑾曾受刘焕举荐之恩,此二人声,正是“官官相护”

的开端。

谢渊未理会二人的辩解,将袖中证据一一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