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2章 权奸暗笑谋将逞圣主沉吟疑未稀(5 / 8)

孝敬”

见王庆进来,程潜立刻从公案后站起身,青袍的下摆扫过案上的旧档:“怎么样?账册上备注妥当了?”

“按大人的吩咐,写了‘无诏、可疑、结连’,”

王庆递上账册,声音里带着讨好的颤音,“可谢渊有联署奏疏,还有《会典》条文,万一陛下真的查起来……”

“查?有这个在,怕什么?”

程潜从抽屉里拽出一本泛黄的“南宫万历年间旧档”

,翻到“供给”

一页,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秃笔,蘸了些调过浆糊的浓墨,硬生生把“原制月米十石”

的“十”

字涂成黑团,再用细笔在旁边补写了“三”

字,墨色新旧分明,刺眼得很,“你再仿着南宫守备的笔迹,伪造一份‘人丁册’,就写‘太监三人、宫女五人,共八人’——这样一来,十石米就是‘逾制三倍’,他就算有十条舌头也说不清!”

王庆的手控制不住地抖——篡改先帝年间的旧档,按《大吴律》是灭族重罪。

可程潜的眼神像淬了毒的刀,他要是敢说半个“不”

字,明日就可能被安个“通敌”

的罪名扔进修诏狱。

他咬了咬牙,接过纸笔趴在案上,笔尖在“人丁册”

上划过,墨汁滴在纸页上,晕成一个个小黑点,像极了他此刻慌乱的心跳。

半个时辰后,一份盖着玄夜卫鎏金大印的密档终于拼凑完成,程潜亲自用黄绸将密档裹了三层,又在封皮上写了“绝密?南宫异动”

四字,快步走出衙署——玄夜卫密报有“直达御前、不经过阁”

的特权,这正是李嵩费尽心机把他安在这里的真正原因。

御书房内的檀香燃到第三寸,萧栎正握着朱笔批阅宣府卫的冬衣奏疏,笔尖悬在“请增三千件”

的字句上迟迟未落。

太监总管轻手轻脚地走进来,双手捧着黄绸包裹的密档,声音压得极低:“陛下,玄夜卫程指挥使递来的密报,说是‘关乎南宫安危,需即刻呈阅’。”

萧栎放下朱笔,指尖解开黄绸——密档页是程潜的奏词,字里行间满是危言耸听:“谢渊罔顾定制,月送米十石至南宫,远原制三石之数,且每月遣人入内多达四五次,恐借供给之名与故君密商‘复位’之谋”

;附页的“旧档”

上,“三石”

二字的墨迹明显比周围深,边缘还有未刮干净的纸毛,人丁册上的签名更是歪歪扭扭,与他见过的南宫守备笔迹截然不同。

他伸手拿起昨日谢渊与刘焕的联署奏疏,将两份文书并放在案上比对。

奏疏上不仅引了《会典》原文,还附了南宫守卫画押的“人丁清点记录”

,写着“太监五名、宫女七名,共十二口”

,字迹工整,印章清晰。

萧栎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密档上的“三”

字,表层的墨皮立刻脱落,露出下面“十”

字的残痕——这拙劣的篡改痕迹,他一眼便看穿了。

“陛下,李侍郎求见。”

太监总管的声音适时响起。

李嵩一进门,目光便像钩子似的锁在案上的密档,随即“噗通”

一声跪倒在地,袍角扫过御案的一角:“陛下!

臣昨日听闻谢渊私增南宫米石,还特意去劝他‘当守定制、避嫌疑’,可他根本不听!

今日程指挥使的密报终于证实了臣的担忧——《会典》明明定的五石,他却硬要增至十石,这哪里是送米,分明是借粮示好,想拉故君做靠山啊!”

萧栎没有接话,只是淡淡地扬了扬下巴:“传马昂。”

刑部尚书马昂很快赶到,接过密档与奏疏仔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