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7章 宁以阖家保忠直不向奸邪折腰弯(4 / 6)

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周显。”

萧栎的声音突然响起,冷得像殿外的霜,“你随朕二十年,竟学会了伪造证据、酷刑逼供?”

周显猛地抬头,脸色瞬间惨白如纸,膝盖一软,重重磕在地上:“陛下饶命!

臣……臣是一时糊涂,被李尚书误导,才……”

“住口!”

萧栎厉声打断,“误导?玄夜卫掌‘察奸佞’之权,不是让你构陷忠良!

本该重罚你流放烟瘴之地,念你曾在永熙帝时缉拿叛党有功,罚俸一年,降为副指挥使,即刻将印信交予谢渊!”

周显的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,浸湿了玄色卫袍的领口,他抖着嗓子应“臣遵旨”

,却迟迟不敢起身——他知道,失去指挥使印信,自己再也不是那个能与李嵩勾结的玄夜卫领,往后只能任人摆布。

“陛下!”

李嵩突然往前迈了半步,笏板攥得指节白,强压着声音里的颤意,“谢太保虽无‘结连’之实,但‘奉迎太上皇’一事,终究易启流言。

若故君还宫,旧党余孽恐借‘复位’之名生事,到时候朝野动荡,悔之晚矣!”

谢渊缓缓直起身,额角的血迹黏住了丝,他却毫不在意,声音铿锵如钟:“李尚书此言差矣!

太祖神武皇帝定鼎后,每日亲往孝慈高皇后宫中问安,未曾因‘怕流言’而废孝仪;元兴帝北伐至漠北,仍命太子每月遥拜孝陵,传‘孝为天下根本,失孝则失民心’。

太上皇仁厚,传位陛下时已颁诏‘不预朝政’,何来‘复位’之虞?若陛下奉迎还宫,天下人见陛下孝德,民心必安,社稷自固——这才是真正的‘固本’,而非因噎废食!”

萧栎沉默着,指尖在案上的联名疏上划过——那十六路巡抚的签名墨迹深浅不一,却都力透纸背,字字透着“民心所向”

的重量。

他知道谢渊说得对,可“故君在侧”

的阴影仍在心头盘旋。

良久,他终于开口:“奉迎之事,朕需与内阁学士再议三日,不得外泄。”

话锋一转,他看向谢渊:“你免冠叩,以阖家担保,忠心可鉴。

玄夜卫近年纲纪废弛,你暂代指挥使一职,即刻整肃纪律——凡无故构陷大臣、滥用酷刑者,无论官职高低,一律交刑部审讯!”

谢渊心中一松,悬了半日的心终于落地。

他弯腰拾起官帽,戴在头上时,额角的血迹蹭在了帽檐内侧,带来一阵刺痛。

“臣遵旨!

谢陛下圣明!”

他再次叩,动作虽缓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
“退下吧。”

萧栎摆了摆手,目光重新落回密报上,眼底的犹豫仍未散尽——他给了谢渊信任,却也留了后手,三日的“再议”

,既是给内阁台阶,也是给自己留了权衡的余地。

谢渊起身时,右腿因久跪而麻,踉跄了一下才站稳。

他转身走出御书房,刚过门槛,就见秦飞和杨武立在廊下,两人的目光同时落在他的额角,神色一紧。

“太保!”

秦飞快步上前,伸手想扶,却又顿住——谢渊虽狼狈,却仍有太保的威严,“您的伤……”

“无妨。”

谢渊抬手摸了摸额头,指尖沾了点血,他却笑了笑,“周显已被降职,印信暂交我管。

但奉迎之事尚未定论,李嵩绝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
杨武递上一块干净的素帕,低声道:“太保先擦擦伤。

属下刚接到驿馆消息,山东、山西巡抚又递来奏疏,愿以全省官民名义担保太上皇‘不预朝政’,恳请陛下奉迎——民心都在咱们这边。”

谢渊接过帕子,轻轻按在额角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