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7章 南宫自囚为苍生兄弟相谈释甲兵(4 / 6)

/p>

“皇兄,”

萧栎走到案前,拿起那卷永熙帝的手谕,语气轻松,“您还记得这手谕吗?幼时我们一起读,您说要永远护着我,不让我受委屈。”

萧桓愣住,梦中的场景太过真实,他竟一时分不清是梦是醒:“栎弟,你……你为何要起兵?李嵩、徐靖已被谢渊控制,你只需入朝议事,何需兵戎相见?”

萧栎放下手谕,笑容渐渐消失,眼神变得锐利:“皇兄,您归京后,重用谢渊、秦飞,将我晾在一边,这也就罢了;可您为何还要留着李嵩这些降臣?他们通敌卖城,害死多少将士,您却只将他们关押,不诛不罚——这不是‘失治道’是什么?”

他上前一步,声音压低,“臣弟起兵,是为了帮您‘清君侧’,更是为了帮大吴‘正治道’,难道有错吗?”

萧桓看着萧栎眼中的野心,终于明白这不是幼时的兄弟情,而是权力的博弈。

他站起身,与萧栎对视,语气坚定:“栎弟,‘清君侧’是假,想夺权是真!

谢渊已在查李嵩的罪证,不日便会定罪;你若真心为社稷,便该撤军,入朝与谢渊、刘焕等商议国政,而非拥兵逼宫!”

“商议国政?”

萧栎冷笑一声,走到窗边,望着宫外的夜色,“皇兄,您在漠北被俘的日子里,是谁在京师安抚百姓?是谁在瓦剌兵的眼皮底下保护宗室?是我!

可您归京后,只字未提我的功劳,反而让谢渊掌了军政大权——谢渊是忠臣,可他权力太大,您就不怕他功高盖主吗?”

他回头,眼中满是不甘,“我是大吴的亲王,凭什么不能参与国政?凭什么不能为大吴做更多事?”

萧桓心中一痛,原来萧栎的不满,早已不是一日两日:“栎弟,我从未不让你参与国政,只是你刚从瓦剌的控制中脱身,需休养时日;谢渊掌军政,是因为他能稳住京师、抵御瓦剌,并非我偏心。

你若想要权位,可凭功绩争取,而非用起兵的方式——你可知,你的兵临城下,让多少百姓恐慌,让多少将士寒心?”

萧栎沉默片刻,忽然从袖中掏出一份拟好的“摄政文书”

,递到萧桓面前:“皇兄,臣弟也不想让百姓恐慌、将士寒心。

这样吧,您在南宫安心休养,由臣弟暂任‘摄政王’,掌军政大权,待清完君侧、稳定社稷后,再将权力还给您——这样既避免了内战,又能‘正治道’,岂不是两全之策?”

萧桓看着“摄政文书”

上的字迹,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刺在他心上。

他想起永熙帝的手谕,想起百姓的哭声,想起谢渊的忠诚,猛地将文书扔在地上:“栎弟,你太让我失望了!

大吴的江山,是太祖皇帝一刀一枪打下来的,是元兴帝五次亲征巩固的,不是你我兄弟争权夺利的工具!

我宁死,也不会让你做‘摄政王’,不会让大吴陷入内战!”

梦中的萧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,他捡起文书,声音冷得像冰:“皇兄,您这是逼我?臣弟的兵已到城下,只要一声令下,就能攻入皇宫;只要臣弟说一句‘帝为瓦剌所惑,失德失政’,就能废了您——您以为您自囚南宫,就能阻止我吗?”

萧桓看着他陌生的脸,心中的痛苦远胜过愤怒:“栎弟,你若真要这么做,便会背上‘弑兄夺权’的骂名,永远被钉在史书上,你想清楚了吗?”

萧栎的手颤抖了一下,显然也在犹豫。

就在此时,梦中的南宫忽然暗了下来,宫灯熄灭,蛛网重新结上,萧栎的身影渐渐模糊。

“皇兄,你再想想……”

萧栎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,越来越远,“为了大吴,为了百姓,你该让权……”

萧桓猛地惊醒,冷汗浸透了寝衣,胸口剧烈起伏。

窗外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