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7章 灵车碾雪兮返我京疆(6 / 8)

疼,怎么忍得住?

奠酒时,谢渊端起那杯青梅酿,酒杯在他掌心微微晃动,澄黄的酒液沾在杯沿,像少年当年不小心洒在衣襟上的模样。

他走到灵柩前,动作缓慢地将酒缓缓洒下,酒液落在棺下的素布上,晕开一片浅黄的痕迹,像一滴放大的眼泪,又像宣府西城门上未干的血。

“儿守宣府,父守京师,父子共护大吴……”

他轻声念着谢勉绝笔信里的话,念到“父子共护”

时,声音突然顿了一下,喉间的哽咽再也藏不住,“勉儿,你没失信,父也不会失信……”

他抬手摸了摸怀里——那里揣着谢勉的绝笔信,信纸被他反复摩挲得有些软,仿佛能感受到少年写这封信时,指尖的温度与力道。

祭文读罢,林文捧着祭文躬身行礼,声音比来时更显庄重:“太保,按《大吴礼制?丧仪篇》,家祭三香三奠毕,可暂封棺,以梓木盖覆,待陛下追赠诏旨下达后,再按五品官丧仪迁葬忠勇祠侧,与沈毅、卫峥诸忠烈为伴。”

谢渊没有立刻应声,而是走到灵位前,小心翼翼地将案上的“死守边土”

血书绢帕轻轻放在灵位右侧,与环刀、青瓷酒杯并列——那是谢勉用命写下的誓言,是他作为父亲最珍贵的念想。

他的指尖在灵位“谢公勉”

三个字上轻轻拂过,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少年的头顶,“勉儿,先等等,父还得守着安定门,等击退了瓦剌,等陛下的诏旨来了,再送你去忠勇祠,那里都是像你一样的忠勇之士,你不会孤单。”

说完,他才转过身,对林文微微颔,声音虽仍带着悲戚,却已恢复了几分太保的沉稳:“有劳林侍郎主持,便按礼制暂封棺吧。

只是……棺盖轻些,别惊扰了他。”

林文躬身应道:“太保放心,臣省得。”

一旁的老管家早已备好棺盖,是与灵柩同料的梓木,打磨得光滑温润。

两名礼部吏员上前,动作轻缓地将棺盖覆在灵柩上,没有用钉子固定——按礼制,暂封棺只需盖覆,待迁葬时再正式封钉,也算是给逝者留一丝“待归”

的念想。

谢渊站在一旁,目光紧紧盯着棺盖,直到棺盖完全覆住灵柩,才缓缓闭上眼,深吸了一口气——像是在与儿子作别,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:安定门的烽火还没熄,他不能沉溺于悲伤,得赶紧回去,守住儿子用命护着的家国。

谢渊点点头,走到灵柩旁,最后一次抚上棺木,仿佛在与儿子告别:“勉儿,父得回安定门了,城头还有弟兄们等着,还有京师的百姓等着。

你在这儿好好待着,父会守住京师,守住你用命换来的太平,等击退瓦剌,再来看你。”

他转身对秦飞道:“灵柩就托付给你和管家,务必照料好,某去去就回。”

秦飞躬身:“太保放心,臣定不负所托。”

管家想劝他多留片刻,递上一杯热茶:“太保,您刚回来,喝口茶再走吧?”

谢渊却摆摆手,抓起放在一旁的镇国剑,转身走出灵堂。

门外的雪又下了起来,落在他的素袍上,很快积了薄薄一层,他却浑然不觉——安定门的烽火还没熄,瓦剌还在窥伺,他不能耽于悲痛,勉儿在天有灵,也会希望他守住京师。

谢渊策马返回安定门时,夕阳已沉到地平线以下,城头的烽火早早燃起,橙红色的火光映在他的素袍上,像染上了一层血。

京营卒见他回来,皆躬身行礼,眼神里满是敬佩——他们都知道太保刚经历丧子之痛,却没多留片刻,第一时间返城督防,这份忠勇,让人心生敬畏。

岳谦(从二品,都督同知)迎上来,递过一件玄色披风:“太保,天凉,您换了素袍,当心着凉。

瓦剌方才派游骑袭扰过,被咱们打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