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7章 灵车碾雪兮返我京疆(4 / 8)

上垂落,风过幔动,带着刺骨的寒意。

供案上摆着谢勉的灵位,暂书“宣府卫守备谢公勉之灵位”

,旁边依次放着环刀、青布战袍、血书绢帕,还有半块干饼——是谢勉赴宣府时,老管家塞给他的,亲兵说“守备一直没舍得吃,揣在怀里,直到……”

秦飞正安排仆役摆上祭品,门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。

谢渊来了,一身玄铁铠甲未卸,甲缝里还沾着城头的沙砾和雪粒,往日挺直的脊背似弯了几分,脸上的风霜与悲痛交织,连鬓角的白都似多了几缕。

“勉儿呢?”

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,目光扫过正厅,落在灵柩上时,脚步猛地顿住。

他一步步走过去,动作缓慢得像怕惊扰了什么,伸手抚上棺木,冰凉的梓木触感透过指尖传来,像触到谢勉早已冷透的身体。

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,砸在棺木上,晕开一小片水渍。

“太保,这是谢守备的绝笔信,亲兵从他怀内找到的。”

秦飞递过一封折叠的信纸,纸角染着暗红的血,字迹却仍遒劲有力。

谢渊接过,指尖轻轻展开,是谢勉的笔迹:“父鉴:儿守宣府,见边土苦寒,士卒皆愿死战,儿亦不敢退。

西城门今日危矣,儿知或难归,唯念父教‘守土即守家’,儿虽死,亦无憾。

望父保重,勿为儿悲,续护京师,续护大吴。

儿勉绝笔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信末有几处模糊的血痕,应是谢勉写毕后,伤口流血浸染所致。

谢渊捧着信纸,手指微微颤抖,仿佛能看到少年在宣府的烛火下写信的模样——或许正忍着肩臂的伤痛,或许已听到城外的胡骑嘶吼,却仍一笔一划写下对父亲的嘱托,对家国的忠诚。

他想起谢勉小时候,总缠着他写家书,说“父的字有力量,儿要学”

,如今少年的字里,也有了护家国的力量,却再也没法亲手交给父亲。

“太保,礼部林侍郎来了,说按‘五品官丧仪’主持家祭。”

管家轻声禀报,打断了谢渊的思绪。

谢渊将绝笔信小心折好,塞进怀里,贴着心口的位置,然后对秦飞道:“你先陪着林侍郎,某去换身素服。”

他转身走向内院,铠甲的关节碰撞出沉闷的声响,每一步都像踩在心上——他想快点见到勉儿,又怕面对这阴阳两隔的事实。

家祭仪式由林文(正三品,礼部侍郎)主持,按“五品官丧仪”

行三上香、三奠酒之礼。

谢渊换了一身素色布袍,去掉了所有配饰,头用一根素银簪束起,往日威严的太保,此刻只剩丧子的悲戚。

第一炷香是谢渊从供案左侧亲手取的,线香通体素白,顶端裹着一点暗红的香头,是他特意让管家寻来的“忠魂香”

——据说早年戍边将士家祭,多燃此香,喻“魂归故里”

他的手指有些颤,捏着香杆的位置微微泛白,或许是铠甲未卸时冻的,又或许是心里的痛攥得太紧。

将香插进青铜香炉的瞬间,火星“噼啪”

溅起一点,落在供案的素布上,很快熄灭,只留下一小点焦痕。

香灰簌簌落下,有的飘在灵位“谢公勉”

三个字上,他下意识地抬手想拂,指尖快触到木牌时又顿住——怕惊扰了儿子,也怕这一碰,连这点虚幻的念想都碎了。

“勉儿,父来看你了。”

他的声音压得很低,几乎要被灵堂外的风声盖过,眼底却凝着化不开的悲戚,“你在宣府,守住了西城门,守住了边土……”

话没说完,喉间突然紧,他想起谢勉十岁那年,第一次跟着他去兵部库房看舆图,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