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5章 忠良终得昭冤屈不教奸邪乱九州(5 / 8)

也不用饿肚子了!”

陈忠对陈安道:“陈将军,这粮是陛下特批的,还有冬衣,下个月就到,你们放心守边。”

陈安躬身:“多谢陈侍郎!

我代边军卒们谢陛下!”

石迁伏诛后,朝堂风气为之一清。

李嵩考核官员,擢升一批清廉能干的吏员,罢免与旧党有牵连者;马昂(正二品刑部尚书)修订《大吴律》,加重“通敌误国”

之罪;张毅(正二品工部尚书)则赶造火器,送往前线。

李东阳在《内阁记事》中写道:“德佑十五年夏,御史劾奸,忠良辩诬,奸佞伏诛,朝堂肃清——此乃大吴中兴之始。

君明臣忠,百姓安乐,江山可固。”

天坛,香火缭绕。

萧桓率百官祭天,告“石迁通敌之罪已诛,旧党余孽已清,边地安稳,京师无虞”

祭文里写道:“赖天地护佑,忠良用命,奸佞伏诛,社稷安靖。

朕愿与百官百姓,共守大吴江山,永保太平。”

谢渊、李东阳、李嵩等百官跪拜天坛前,声音齐整:“愿大吴永固,百姓安乐!”

萧桓下旨,表彰郑恒、刘焕等御史:“郑恒、刘焕等御史,不畏权势,弹劾奸佞,忠君爱国,朕赏郑恒升御史台侍御史(从六品),刘焕升御史台监察御史(正七品),其余御史各赏银五十两、绸缎五匹。”

郑恒跪在殿上,激动得眼泪掉下来:“谢陛下!

臣定继续为陛下监察百官,绝不辜负陛下信任!”

谢渊巡大同卫、宣府卫,见边军卒们吃得饱、练得勤,心里松了口气。

陈安陪着他登城楼,指着远处的漠北:“谢太保,瓦剌最近没敢来犯,咱们的防务也加固了,您放心。”

谢渊点头:“陈将军,辛苦你了。

石迁虽死,但瓦剌仍在漠北,咱们不能掉以轻心,要继续加强防务。”

陈安躬身:“谢太保放心,臣定守住大同卫!”

京师百姓自做了块“忠勇除奸”

匾,送到谢渊府前,还有“正义之师”

匾送到御史台。

郑恒和刘焕捧着匾,对谢渊道:“谢太保,若不是您支持我们,我们也弹劾不了石迁——这匾,有您的一份功劳!”

谢渊笑着说:“这是陛下英明,是你们的勇气,也是百姓的支持——咱们同心协力,才能除奸佞,固江山。”

大同卫、宣府卫递来平安捷报:“瓦剌残部退回漠北深处,年内再无袭边之意。”

萧桓把捷报递给谢渊,欣慰道:“谢太保,边地安稳,都是你的功劳啊!”

谢渊躬身:“陛下,这是君臣同心、官民同心的结果——只要咱们守住正义,护住百姓,大吴的江山就永远安稳。”

李嵩选拔新的镇刑司提督,最终选定玄夜卫北司副指挥使方明(从二品)——方明清正廉洁,曾参与查石迁案,表现突出。

“方提督,”

李嵩对他说,“镇刑司是朝廷的密探机构,你要清正廉洁,监察百官,绝不能像石迁那样,利用职权谋私通敌。”

方明躬身:“李尚书放心,下官定遵旨办事,不负陛下信任!”

马昂率刑部编录《大吴奸佞录》,将石迁、赵霖、魏庸、柳成等奸佞的罪行详细记录,颁行全国,令百官“引以为戒,勿蹈覆辙”

刘景(正三品刑部侍郎)道:“马尚书,这部录子能震慑百官,让他们知道,通敌误国、构陷忠良的下场!”

马昂点头:“是啊,律法严明,才能让官场清明,百姓安乐。”

张毅派周瑞(正三品工部侍郎)去大同卫、宣府卫,修缮边军堡寨,加固城墙,添设箭楼和火器。

周瑞对陈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