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4章 父血洒疆儿守堞君心藏卷意难平(2 / 7)

究往事。

"

萧桓未抬头,翻到第三卷——是岳峰十五岁时的伏阙血书,字迹稚嫩却力透纸背:"

臣父承战死,非因力竭,因粮绝;粮绝非因无粮,因内官贪墨。

臣愿代父赴边,誓诛此獠,以安军心。

"

"

誓诛此獠"

萧桓低声念着,眼前浮现出岳峰断指血书"

死守"

二字,两代人的血书重叠在一起,竟有几分相似。

他忽然想起自己复位后,处理"

夺门之变"

余党时,也曾有边将上书,说石亨旧部克扣军饷,当时他也是听信李德全之言,以"

边将多事"

压了下去。

"

李德全,"

萧桓抬眼,烛火在他眼中跳动,"

你说,岳峰这次死守大同,会不会也是因为粮道又被人动了手脚?"

李德全心头一紧,忙叩:"

陛下明鉴!

李谟已被谢渊拿下,他是镇刑司的人,与司礼监无干。

再说岳峰他久守孤城,难免有怨气,谢大人年轻,怕是被他蒙了。

"

"

蒙了?"

萧桓将岳峰的血书推到他面前,"

十五岁就能伏阙诉冤,如今三十余岁,会是轻易蒙人的?"

他转向李默,"

传旨通政司,再查泰昌朝王敬案,看看当年是谁压下了弹劾本章。

"

李默刚应"

是"

,李德全忙道:"

陛下,王敬已七十余岁,即便查实,也无碍大局。

倒是大同卫需粮援,谢渊奏报说,城内存粮不足三日了。

"

萧桓看着李德全,忽然觉得他鬓角的白有些刺眼。

这老奴侍奉自己多年,从南宫到复位,最懂他的心思,可有时,这份"

懂"

却像一层雾,遮住了他的眼。

内阁值房。

徐靖看着李德全送来的密信,眉头紧锁。

信中说萧桓查起了泰昌朝岳承案,让他"

寻对策,勿让旧事牵连今日"

"

岳承案当年是司礼监王瑾压的,王瑾是王敬的叔伯兄弟,也是李德全的恩师。

"

徐文良对心腹侍郎张敬道,"

陛下若顺着这条线查下去,怕是会查到我们头上——李谟是镇刑司的人,而镇刑司归司礼监管。

"

张敬脸色白:"

大人,那怎么办?要不要让王敬病逝?"

"

蠢货!

"

徐文良斥道,"

陛下刚下旨查案,王敬就死了,不是不打自招?去告诉王敬,让他闭门谢客,若有官差问话,只说年久失忆。

再让人去通政司,把当年弹劾王敬的本章找出来,偷偷烧了。

"

张敬犹豫:"

通政司的档册都是副本,烧了也没用再说谢渊在大同卫拿了李谟的供词,里面提到我给的手令,若是"

"

怕什么!

"

徐文良拍案,"

陛下最忌边将结党,谢渊与岳峰交好,本就犯了忌讳。

我们只需说谢渊借旧案构陷朝臣,陛下多疑,定会信的。

"

同日午后,文渊阁。

萧桓看着通政司送来的补充档册,其中竟有一份泰昌朝内阁辅的密奏,写道:"

王敬克扣军粮,罪证确凿,然司礼监力保,臣不敢强争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