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6章 谁记深宫批诏夜帝临舆图指狼山(5 / 6)

平虏"

旗残角,突然哭喊:"

是张诚逼我的!

他说他说陛下老了,早晚是襄王的天下,让我早做打算!

"

谢渊将供词呈给萧桓时,皇帝正在擦拭元兴帝的"

亲征甲"

"

陛下,"

谢渊低声道,"

张诚与萧漓、李嵩的党羽盘根错节,京营迟,怕是早有预谋。

"

萧桓的指尖抚过甲片上的箭痕——那是元兴帝在漠北留下的。

"

把张诚押进诏狱,"

他的声音像甲片摩擦,"

朕要亲自审。

"

张诚在诏狱里见了萧桓,皇帝没穿龙袍,只着常服,手里捏着当年张诚中进士时的试卷。

"

你当年写臣愿为边军牵马,"

萧桓的目光扫过他,"

如今却让边军饿肚子。

"

张诚的头抵着冰冷的地面:"

臣臣被猪油蒙了心,求陛下看在三十年君臣的份上"

萧桓打断他,将试卷扔在地上:"

元兴帝说,食君之禄,死君之事,你食了朕的禄,却断朕的兵粮,该当何罪?"

狱外传来五军营的操练声,比往日更响,像是在为迟来的正义助威。

七月廿五,萧桓下旨:斩刘敬于通州仓前,曝尸三日;张诚削职为民,流放辽东;兵部侍郎暂代尚书职,由谢渊兼管京营粮秣。

诏书上特别写:"

自今往后,京营调遣,粮秣随兵先,违者斩。

"

岳峰在宣府卫收到诏书时,正与周武修补西城楼。

他指着城砖上的弹痕:"

把这道诏刻在上面,让后来的兵都看看,粮食比什么都金贵。

"

周武点头,手里的凿子落下,火星溅在砖缝的血渍上,像极了京营兵驰援时的火把。

八月初一,京营兵与宣府卫合兵一处,北上追击北元。

周武的五千骑在前,岳峰的残部在后,"

平虏"

旗重新缝好,在风中舒展如初。

有老兵唱起元兴年间的军歌:"

朔风烈,大旗扬,边军骨,筑城长"

岳峰勒住马,回望宣府卫的方向,那里的炊烟正袅袅升起——是百姓在给伤兵做饭。

他突然对周武笑道:"

等打退了北元,咱们去通州仓,把那些掺沙的粮都烧了,给弟兄们祭旗。

"

谢渊在整理镇刑司旧档时,现一卷李嵩的《边策》,里面写:"

京营为天子禁军,不可轻出,纵边军小败,亦能固君权。

"

墨迹浓得黑,像是预知了今日的迟。

他将《边策》与萧桓的新诏并放在案上,前者的"

固君权"

与后者的"

护边军"

,像道跨越十年的鸿沟。

玄夜卫送来消息,说襄王萧漓在府中焚烧密信,被沈毅逮个正着。

谢渊望着窗外的秋阳,突然觉得这阳光比往年暖——或许,迟来的正义,终究比不来要好。

月光洒在宣府卫的城楼上,岳峰与周武分食一块月饼,饼馅里的芝麻混着沙粒,是从通州仓的粮里筛出来的。

"

明年此时,"

周武咬着饼说,"

咱们定能在大同卫吃新粮。

"

岳峰望着北方的星空,那里的星辰像极了边军的甲片。

"

会的,"

他说,"

只要粮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