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2章 麻纸皴裂兮旧痕始露 紫泥印寒兮雪落如故(5 / 6)

>李德全惊叫着后退,暖炉摔在地上。

萧桓盯着刘成的尸体,突然想起永熙帝《驭下录》里的话:"

特务掌刑,必成酷吏;酷吏掌军,必致亡国。

"

他抓起朱笔,却在落笔时停住——李嵩的党羽遍布六部,此刻动他,怕是要动摇国本。

"

岳峰援军已到大同,"

萧桓将调令扔在案上,"

此事暂不追究,着风宪司会同镇刑司再审。

"

谢渊望着那滩黑血,突然明白,刘成的死,不是结束,只是开始。

大同卫的雪停了,秦昂在城楼下给岳峰看那份被刮改的调令。

风卷着纸角,像只受伤的鸟。

"

李谟这是要置我们于死地。

"

岳峰的指腹抚过"

缓进"

二字,那里的纸已薄得透光。

周平捧着刚收到的军报进来,声音颤:"

将军,京师传来消息,刘成死了,说是畏罪自尽。

"

岳峰突然笑了,笑声震落城楼上的积雪:"

自尽?镇刑司的人,从来只会让别人自尽。

"

他将调令折成小块塞进怀里,"

告诉秦将军,好好守城。

等我从京师回来,定要让这被篡改的墨迹,染亮镇刑司的黑牢。

"

远处的雁门关方向,传来玄夜卫巡逻的马蹄声,在雪地里敲出沉闷的响。

谢渊在回风宪司的路上,被李嵩的轿子拦住。

轿帘掀开,露出李谟那张带着刀疤的脸——那是去年被边军打出来的。

"

谢御史,"

李谟的声音像磨过的砂纸,"

大同的事,到此为止吧。

你看这雪,盖得住血迹,也盖得住规矩。

"

谢渊勒住马缰,马蹄踏碎冰面:"

永熙帝定下的规矩,盖不住;元兴帝铸成的军律,冻不住。

"

他从袖中掏出那份内库粮单,"

李千户还是想想,五千石粮怎么向陛下解释。

"

轿帘猛地落下,轿子在雪地里颠簸着远去,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,像未愈合的伤口。

片尾

《大吴史?刑法志》载:"

德佑十三年腊月,居庸关调令之变,风宪司谢渊穷治三月,得物证凡七:其一为宣府卫调令残片,桑皮纸背留有刀刮痕,急字处纸色浅于四周,墨下隐见原笔锋;其二乃镇刑司伪印铜范,范侧李字款与李谟私章吻合;其三系驿卒赵二断指,据供为刘成所剁,以封口;其四是居庸关驿馆灶灰,检出未焚尽紫花印残片,朱砂含桐油成分,与镇刑司所藏同;其五为蔚州卫接令登记册,缓进二字笔迹与岳峰平日书迹乖谬;其六乃王顺供词,详述刘成持李谟手令截令经过;其七是缇骑张全招状,承认受刘成指使监视驿馆。

然案卷上达御前,李嵩固奏刘成独犯,谟实不知,且引《大吴律》长官失察,罚俸抵罪条。

萧桓既念边事方殷,不欲深究动摇镇刑司,又畏嵩党羽遍布,竟从其议。

刘成于腊月廿九斩于市,临刑呼冤不绝,曰谟使我为,今独杀我,声闻于巷。

李谟则以失察论,罚俸三月,仍掌边监察。

岳峰闻判,愤而上《辨调令疏》,历陈七证,恳请再审。

疏入三日,批答仅边将当务守御,毋涉朝堂是非十二字,竟斥其惑乱军心。

峰捧批痛哭,谓左右曰:印可伪,字可改,国法亦可屈乎?

自此而后,镇刑司刮改文书成惯例,边将调兵必遣亲信携原令护行,驿递司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