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府卫总兵岳峰为边情危迫、叩请天恩事
具奏臣宣府卫总兵官岳峰,诚惶诚恐,稽顿上言:
臣伏读冬月廿三圣谕,训臣"
持重循法"
,臣虽驽钝,敢不凛遵?然边事危急,非笔墨所能尽述,臣不得不沥血再陈,伏乞陛下垂鉴:
自北元也先犯境,宣府、大同两卫苦战三月。
大同卫城破之日,臣亲见尸积城壕,雪血相混,周昂断肢犹握战旗,赵谦自焚前犹呼"
粮至否"
——此非臣臆言,有玄夜卫勘验文书可证。
臣四请增兵,非为邀功,实因宣府戍卒每战折损什三,甲胄冰结如铁,麦饼掺雪为食。
前次伏阙,雪没膝胫,臣携百户血书叩宫,实因镇刑司扣压军报十二日,驿丞王二狗死证犹在,非臣敢"
叫嚣君门"
也。
陛下许增兵一万,臣感戴天恩,然镇刑司千户张迁随军以来,事事掣肘:粮草调度必令"
三日一报"
,延误战机;士卒冻伤请药,辄谓"
虚耗军饷"
;甚者私开内库拨粮,转售大同卫奸商,臣查获账册三纸,已封送风宪司。
此非臣"
抗监军"
,实因张迁所行,皆违元兴帝"
监军不得干军务"
之祖制,致边将无所措手足。
大同卫哗变,非士卒不驯,实因镇刑司截粮三月,弟兄们"
煮革为汤,啮雪为粮"
,周铁蛋冻毙时,怀中犹揣家信,言"
待粮归省"
。
张迁弹压之日,不查粮荒根由,反斩三名饥卒立威,致众心愈愤。
臣虽斩为者以肃军纪,然抚尸痛哭时,每念及"
君视臣如草芥"
,不觉泪下——此非臣"
逞口舌"
,实痛边军之冤也。
至于"
私通北元"
流言,臣已斩北元细作献,其供词明言"
受镇刑司指使造谣"
。
臣起自行伍,世受国恩,宣府卫祖坟皆在边墙内侧,岂肯负国?陛下谓臣"
行事不谨"
,臣愿领罪,然若循规蹈矩待批,宣府早为胡尘矣。
内库之争,臣非敢"
强取"
。
永熙帝《内库疏》云"
边军无粮,则内库为盗积"
,今内库陈粮可支五年,边卒却日食一餐,王瑾辈犹谓"
边军耐饿"
。
臣请支内帑,非为私用,实欲购御寒裘、疗冻疮药——此皆有司钥库账簿可稽,非臣"
视国法为无物"
也。
今宣府西翼又告急,臣麾下仅存七千残兵,甲不满百,箭不足千。
若陛下仍令张迁监军,臣恐不待北元来攻,边军已自溃矣。
臣恳请:一者撤换镇刑司监军,改遣风宪司督察,以符永熙帝旧制;二者内帑三十万石,解燃眉之困;三者严惩李嵩、张迁等贻误军机者,以平边军怨气。
臣愿以颈血明志:若有一字虚言,甘受凌迟!
惟陛下念宣府万余士卒"
守土死国"
之志,勿使忠魂寒于冰雪。
臣不胜惶恐,谨具本奏闻。
德佑十三年腊月初三宣府卫总兵岳峰谨奏
(附:宣府卫千户以上联名血书一轴、镇刑司截粮账册三纸、北元细作供词一通)
德佑十三年冬月廿三谕宣府卫总兵岳峰
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
朕惟边镇之寄,固在干城,亦在持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