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9章 印封未拆藏私意朱批空悬冷客魂(1 / 5)

京营五千援兵调令文书经宣府驿站,被驿丞王顺蓄意压搁两日。

该文书封皮盖五军都督府与兵部朱印,火漆烫‘六百里加急’,按《驿传律》当‘即时验印转递’。

然顺接文书后,以‘封皮火漆微裂,恐有伪冒’为由,拒不入档驿,将文书锁入柜中,谎称‘待知府衙门核验真伪’。

风宪司缇骑追查至驿,查得王顺帐册有‘十月廿七夜,刘府亲随张吏至驿,留纹银二十两’记录,驿卒供称‘张吏传知府刘显口谕:文书暂存,听候指令’。

又验刘显平日判牍笔迹,与王顺所持‘待验’手札字迹吻合。

显系英国公张懋癸酉科门生,素承其意指。

盖此时岳峰正督军驰援大同卫左卫,蓟辽援军需凭此令同步布防,文书迟一日,左卫布防便失一日先机。

史称‘此阻非关风雪路险,实乃勋贵借驿传之权,假核验之名滞军情。

王顺之怯、刘显之奸、张懋之私,借驿传公器行党争之实,为德佑朝边驿乱政之始,亦显勋贵擅权乱军之端倪’。”

羽书星火赴边尘,驿路风雪隔帝恩。

不是邮亭迟送远,只因权贵扣军文。

印封未拆藏私意,朱批空悬冷客魂。

谁念边城凝血泪,文书压处是冤痕。

十月廿六,京营五千援兵的调令文书在漫天风雪中颠簸前行。

缇骑赵忠将文书裹在三层油布中,贴身藏着,冰冷的桑皮纸封皮被体温焐出一层薄湿。

他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及踝的积雪里,驿道上的冰壳被靴底碾得“咯吱”

作响,卷着雪粒的北风像无数把小刀子,割得脸颊生疼,睫毛上很快结了层细密的白霜,视线都有些模糊。

文书封皮盖着五军都督府的朱红大印,边缘还烫着兵部的鎏金小印,火漆上“六百里加急”

的阳文在昏暗天光下泛着暗红光泽——按《大吴驿传律》,这样的军情文书需“昼夜兼程,逢驿换马,不得逾时”

岳峰在军帐里拍着他肩膀叮嘱的话语犹在耳畔:“左卫如今只剩三千守兵,北元铁骑日夜攻城,蓟辽援军早到一日,就能多保数百军民性命,这文书就是他们的救命符,万万迟不得!”

驿道两旁的枯树早冻成了冰疙瘩,枝桠上挂满冰凌,在铅灰色的天幕下闪着冷光,像无数双伸向文书的枯手。

赵忠呵出的白气刚飘出半尺,就被狂风撕得粉碎,他每隔片刻就摸一摸怀中的文书,确认油布没有渗水,封皮的火漆依旧坚硬——那是用松香、朱砂和桐油熬制的加急火漆,寻常水火都难损伤。

十月廿七傍晚,宣府驿站的轮廓终于在风雪中显露。

驿站的木门被狂风撞得“吱呀”

作响,虚掩的门缝里透出昏黄的光,檐下悬着的羊角灯笼被风扯得剧烈摇晃,橘红的光晕在雪地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,门楣上“宣府驿”

三个黑漆大字被岁月磨得斑驳,边角还沾着未化的冰碴。

赵忠推开木门,一股混杂着烧酒、卤味和炭火的热气扑面而来,大堂中央的铁炉里,银炭烧得正旺,火星噼啪往上跳,映得满室红光。

驿丞王顺正和一个穿锦袍的吏员围坐在炉边的矮桌旁,桌上摆着一盘酱肘子,油汁凝在盘边,半只卤鸡爪掉在桌角,一壶烫得冒热气的烧酒斜放在炉边,酒液晃出细珠。

王顺满脸通红,正举着酒杯往嘴里灌,见有人闯进来,手一抖,酒液洒在青布袍上,顺着褶皱往下流。

那吏员倒镇定些,慢悠悠放下酒杯,用银箸夹起一块肘子,油汁顺着筷子滴在桌面上,他眼角斜瞟过来,看见赵忠腰间的缇骑令牌,嘴角的笑僵了一瞬。

“驿丞何在?”

赵忠解开腰间的令牌,铜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