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8章 鲸波万里寇巢深戈船终破瘴烟沉(2 / 6)

他拿我家人性命要挟……”

沈炼冷笑:“逼你收珍珠?逼你分赃银?押入大牢,等战后再审!”

港内的战斗持续到天明,失去粮草的寇匪军心大乱,有的跳水逃跑,有的跪地投降。

林三想乘小船突围,被戚继光一箭射穿肩膀,生擒活捉。

清理战场时,水师从寇巢搜出账本,上面记着“每月向张敬行贿三千两”

“钦州巡检司为咱们望风”

等字样,涉案官员竟有十余人。

肃清港寇的捷报传到京师,萧桓龙颜大悦,下旨嘉奖戚继光“荡寇有功”

,命“两广布政使韩雍赴钦州,彻查涉案官员,安抚流民”

韩雍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臣,在地方为官多年,深知“官官相护”

的厉害,临行前谢渊特意嘱咐:“南疆吏治积弊深,查案要快、准、狠,玄夜卫会配合你,别怕得罪人。”

韩雍抵达钦州时,码头还堆着寇匪的尸体,百姓围在岸边拍手称快。

他先提审张敬,张敬却翻供:“我是被屈打成招的!

账本是伪造的!”

韩雍不动声色,让人把林三押来对质。

林三见张敬抵赖,啐了一口:“姓张的,你收我珍珠时怎么不说屈打?账本上你的花押还在,想赖?”

张敬的脸色瞬间煞白,再也说不出话。

顺着账本追查,钦州巡检司、税课司等官员纷纷落网,有的自杀谢罪,有的咬出更大的官——两广按察使王伦曾接受林三“孝敬”

的珊瑚树。

王伦是英国公张懋的远房亲戚,得知消息后,派人给韩雍送了一封信,信中说“念在同朝为官,放王伦一马,日后必有重谢”

,还附了一张五千两的银票。

韩雍将信与银票交给玄夜卫,对沈炼道:“你看,这就来了。”

沈炼道:“大人放心,玄夜卫已将此事奏报陛下,陛下说‘按律处置,不必顾忌’。”

韩雍望着窗外的流民,他们蜷缩在破庙里,靠挖野菜为生,心中一阵刺痛:“这些官员拿百姓的血汗钱行贿受贿,若不严惩,何以安民?”

肃清寇匪、查办贪官后,最大的问题是流民。

两广布政司的粮仓只剩三万石粮,不够十万流民吃一个月。

韩雍在衙门里踱步,案上堆着流民的诉状,上面写着“父母饿死,孩子病重”

等凄惨字样。

他想起谢渊的话“民心是根本”

,咬了咬牙,写下《借粮疏》:“请陛下暂借内帑银十万两,向岭南富户借粮五万石,先解流民燃眉之急,来年秋收后归还。”

疏章送到京师,户部尚书反对:“内帑银是陛下私库,岂能轻动?富户借粮恐引民怨。”

谢渊却支持:“南疆是赋税重地,流民安定才能复耕,复耕才能有赋税。

借粮是救急,不是施舍,可让流民签字画押,来年还粮时免一成利息。”

萧桓采纳谢渊的建议,下旨“准借内帑银十万两,命两广富户借粮,由风宪司监督,不得强取豪夺”

借粮的消息传到岭南,富户们却不乐意。

番禺县富赵员外召集乡绅开会:“朝廷借粮哪有还的?这是强抢!

咱们不能借!”

乡绅们纷纷附和,有的甚至把粮食藏进地窖。

韩雍得知后,亲自拜访赵员外,带着流民代表一起去。

“赵员外,”

韩雍指着跪在地上的流民,“他们不是要饭,是借粮。

来年秋收后,连本带利还你。

你若不借,这些人饿死了,谁给你种粮、织布?”

流民代表哭道:“员外行行好,借我们点粮,来年一定还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