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5章 莫轻霜雪埋忠骨自有丹心照史臣(2 / 5)

纸带着诏狱特有的潮湿霉味,上面的字迹是北元特有的狼毫所书,墨色沉郁,墨迹边缘还带着未干的潮气,显然是刚写就不久。

“是给北元太师也先的。”

谢渊的声音沉得像压在案底的铅块,指尖划过纸面时,指腹能感受到狼毫划过麻纸的粗糙纹路,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进心口。

“他说——‘萧桓亲征在即,京营精锐尽随龙驾,京师空虚如纸。

吾已联络京中旧部十数人,皆掌营中要务,待龙旗过八达岭,便在黑风口纵火为号。

太师可率铁骑袭其后路,烧其粮草,断其归途,吾部在内接应,内外夹击,大吴江山指日可定’。”

他顿了顿,指尖落在信末那个歪扭的图案上,“这‘龙形标记’,是北元与镇刑司早年约定的袭扰信号,元兴帝北征时就见过,没想到王林还藏着这手。”

沈炼听得拳头“咚”

地砸在案角,震得烛火猛地一跳,火星溅在账册上,他连忙伸手拂去,指节因愤怒而泛白:“狗贼!

都身陷囹圄了还敢做这通敌叛国的勾当!

难怪这几日诏狱的镇刑司旧卒总在天字牢外晃悠,换班时总说‘天冷,给王大人送床厚褥’,原来是在等这蜡丸送出去!”

他深吸一口气,压下翻涌的怒气,声音却仍带着咬牙的狠劲,“刘三已经招了,他是王林管家王忠的心腹,这蜡丸本要通过镇刑司的‘飞鸽传书’送出去——王忠这会儿还在镇刑司后院的暗房里,守着信鸽笼,等着北元的回信呢!”

谢渊将麻纸轻轻放在账册上,纸页与账册上“大同卫军粮亏空三万石”

的记录重叠,仿佛两条毒蛇纠缠在一起。

他抬眼看向沈炼,眼底的疲惫被决绝取代:“王忠那边盯紧了,别打草惊蛇。”

他指尖在案上的“黑风口”

三个字上重重一点,“这地方是亲征粮草押运的必经之路,王林选在这里动手,显然是早就摸透了咱们的路线。”

沈炼点头应道:“属下已让暗哨换上镇刑司的服饰,守在王忠暗房周围,连他喝的茶水都换成了‘安神汤’,确保他今夜不会轻举妄动。”

他看着谢渊鬓角的白,忍不住低声道,“大人,天快亮了,您歇片刻吧,后续的事属下先去安排。”

谢渊却摇了摇头,重新将麻纸卷好,用新的蜡封裹住,放进贴身的锦囊里。

“这封信,天亮就得呈给陛下。”

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,风雪似乎小了些,却更显寒意,“王林这是狗急跳墙,咱们得让他知道,这大吴的天,不是他想翻就能翻的。”

烛火在他眼中跳动,映着那份沉甸甸的决心,与窗外的风雪一同,等待着黎明的到来。

天刚蒙蒙亮,谢渊便捧着密信入宫。

御书房内,萧桓正对着亲征粮草清单核对数目,案上的朱笔在“十万石”

三个字上圈了又圈。

“陛下,玄夜卫截获王林密信,事关重大。”

谢渊将麻纸呈上去,指尖因紧张微微颤。

萧桓放下朱笔,接过密信的手指顿了顿——麻纸粗糙的纹理划过掌心,带着诏狱的寒气。

他逐字逐句地读着,眉头从微蹙到紧拧,最后死死锁在“袭其后路”

四个字上。

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,香炉里的烟气都忘了飘动,只有窗外的寒风卷着雪籽拍打窗棂,出细碎的声响。

“他倒是死不悔改。”

萧桓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冰碴般的寒意,指腹摩挲着信末的“龙形标记”

,那是王林早年随驾北巡时学的北元图腾,“镇刑司的旧部、诏狱的狱卒、京营的勋贵……他这张网,果然比朕想的更密。”

谢渊躬身道:“王林虽在狱中,但其党羽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