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4章 半纸忠言藏私利一腔虚语饰权谋(1 / 5)

《大吴会典?勋贵规制》载:“公、侯、伯等勋贵‘非奉旨不得聚议’,议事需‘赴朝堂、经通政司传奏’,若‘聚众伏阙’,需‘具本说明事由,经内阁票拟后奏请圣裁’。

勋贵谏言‘可议军政、可论利弊’,然‘借谏谋私、结党阻政’者,以‘紊乱朝纲’论罪,轻则夺爵,重则下狱。

亲征之际,勋贵需‘率部护驾’,不得‘以私废公’,此为‘勋贵守土之责’。”

霜风卷雪扑宫楼,勋贵伏阙为国忧?

半纸忠言藏私利,一腔虚语饰权谋。

龙墀紧闭心难撼,虎卫环伺意未休。

莫道朝堂多掣肘,江山终在主恩酬。

德佑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,天色未明,紫禁城的午门外已跪了一片朱红袍服。

鹅毛大雪从凌晨就没停过,将宫门前的白玉栏杆染成一片素白,也给跪在雪地里的六位勋贵罩上了层寒气。

为的成国公赵承捧着“血书”

,双手冻得紫,却仍挺直腰板,朝紧闭的宫门高声喊道:“臣赵承,率隆平侯张信、定襄侯郭英等,恳请陛下罢亲征之议,以固京师根本!”

他身后的五位侯爷有的缩着脖子跺脚取暖,有的故作镇定地捻着胡须,雪沫落在他们的紫金冠上,融化成水珠顺着脸颊滑落,分不清是雪水还是冷汗。

这是他们昨夜在赵承府中密议的结果——王林倒台后,勋贵们生怕亲征会牵扯出更多私分军粮的旧案,更怕京营兵权被谢渊这样的文臣掌控,便借着“京师空虚”

的由头,想逼皇帝收回成命。

“成国公,要不……咱们先起来避避雪?”

定襄侯郭英的声音颤,他年近六十,膝盖在雪地里跪得生疼,“陛下要是执意亲征,咱们跪到天黑也没用啊。”

赵承狠狠瞪了他一眼,压低声音:“你懂什么?越是天寒地冻,越显得咱们心诚!

陛下刚拿下王林,正想震慑勋贵,咱们这会儿退了,反倒落人口实。

再说——”

他瞥了眼宫门内侧,那里隐约有玄夜卫的身影晃动,“镇刑司的旧人传信,陛下昨夜在御书房看边军血书到三更,心里未必没动摇,就看咱们能不能逼他松口。”

话音刚落,宫门内侧传来靴底踏雪的声响,玄夜卫指挥佥事沈炼提着灯笼走出来,灯笼的光晕在雪地里晃出一片暖黄。

“成国公,陛下说了,亲征之策已定,无需再议。”

沈炼的声音平静无波,目光扫过雪地里的勋贵,“天寒地冻,诸位大人还是请回吧,冻坏了身子,反倒让陛下忧心。”

隆平侯张信立刻喊道:“沈指挥回禀陛下,非是臣等敢违圣意,实在是京师安危要紧!

京营精锐若随陛下亲征,万一北元绕路袭京,谁来守城?祖宗陵寝都在京师,岂能冒险?”

他这话戳中了勋贵们的软肋——他们的庄园、祖宅都在京郊,最怕战火波及。

赵承趁热打铁,将“血书”

高高举起:“臣等愿以爵位担保,举荐良将代征!

若陛下执意亲征,臣等只能长跪不起,以死谏阻!”

他故意提高声音,想让御书房的皇帝听见。

御书房内,铜鹤香炉里的龙涎香燃得正稳,烟气在晨光中凝成一缕细线,缠绕着御案上铺开的亲征路线图。

萧桓握着紫毫笔的手悬在“八达岭”

三字上方,笔尖的墨汁已蓄了半晌,正待落下时,却听得李德全轻手轻脚的脚步声。

“陛下,”

李德全的声音压得极低,袖口轻轻擦过御案边缘的冰花——那是窗缝漏进的寒气凝成的,“宫门外的雪没停过,成国公他们还跪着呢。

定襄侯郭英年近六旬,方才已咳嗽得直不起腰,怕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